中國的蠶桑文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作為絲綢之路上的珍寶,蠶桑文化將傳統(tǒng)技藝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為世界帶來了無盡的驚喜和美麗。
蠶桑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當時中國的絲綢已成為貴族和皇室的象征。蠶桑文化的發(fā)展也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貿易往來,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絲綢生產國之一。
悠悠千古歲月,中國人對蠶桑文化的喜愛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從未改變,從少年時期養(yǎng)蠶寶寶,看著它第一次吐絲的喜悅,及至成年后自己親手做出第一匹綢布,有關桑蠶的故事,從未間斷。近日,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發(fā)行美好”社會實踐隊走進了吳川市新聯億圣蠶桑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旨在感悟蠶桑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絲綢織品。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桑蠶農耕,是中國人田園牧歌生活里最美的日常。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桑蠶絲織卻從未在生活中走遠。
負責養(yǎng)殖蠶寶寶的農戶說:“看到一個個蠶寶寶從蠶卵開始到幼蠶,再長成到蠶寶寶,接著把它們送到新聯億圣蠶桑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織蠶絲,最后看到蠶絲被做成蠶絲被,心里有很大的成就感。”
圖為蠶寶寶在織絲。黃凱文 供圖
“我們合作社一張三斤重蠶絲被的價格大概在一千多塊錢,由于價格較高,對部分的消費者來說難以接受。但蠶絲被蓬松又順滑,天然輕柔,冬暖夏涼,保暖透氣性好,有助眠的功效,并且我們合作社承諾100%桑蠶絲,絕不造假。最關鍵的是制作蠶絲被這一門手藝,是一種文化遺產的傳承,我很愿意去傳承蠶桑文化,傳承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蠶絲被帶來的溫暖。”新聯億圣蠶桑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表示。
圖為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向隊員介紹蠶絲被的制作。黃凱文 供圖
近年來,蠶桑文化也在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一些設計師將絲綢與時尚、家居等領域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獨特而現代的產品。而新聯億圣蠶桑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將蠶絲與化妝品行業(yè)相結合,制作出平面蠶絲面膜。這種創(chuàng)新不僅注重保留傳統(tǒng)的蠶桑技藝,還將其融入到現代的設計和生活方式中,為世界呈現出獨特的魅力。
合作社負責人麥艷貞經理表示,天然蠶絲的結構與人體肌膚極相似,其制成的薄膜,有人體“第二皮膚”的 美稱。用蠶絲制作而成的面膜更能貼合肌膚的紋理,能加速皮膚自身的修復機能。
“發(fā)行美好”社會實踐隊隊員表示:“蠶桑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不僅是對過去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投資。保護和傳承蠶桑文化是每個人的責任,希望通過共同的努力,蠶桑文化能夠繼續(xù)傳承下去,為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做出更大的貢獻。”
圖為隊員與麥艷貞經理的大合照。吳婉婷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