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大學信息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實踐團隊“信火相傳,強農有我——探尋華陰振興密碼小分隊”在指導教師李娉的帶領下前往東宮村,與村干部針對本村發(fā)展狀況,楊氏族群的歷史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與考察。
楊氏族群歷史久,追本溯源在東宮在與實踐隊員交流時,村干部先對實踐隊成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耐心的向實踐隊員介紹了楊氏族群的歷史:“天下楊氏出華陰,華陰楊姓歸東宮”?v觀歷史,魏晉時期分掌軍國大權的“西晉三楊”楊駿、楊珧、楊濟,北魏政權中的公室大族楊播兄弟;完成中國古代史上第二次統(tǒng)一的隋文帝楊堅、楊廣父子;李唐時“十一宰相”的楊姓宰相世家,宋代滿門忠烈的楊家將等,華陰楊氏以其文韜武略,封侯拜相,甚至位極帝王,并涌現(xiàn)出楊修、楊炯等無數才子。
有問必答顯才干,為民服務見初心當實踐隊員問及鄉(xiāng)村振興方面的措施時,村干部熱情解答。通過交流得知:東宮村緊隨時代發(fā)展,實施數字鄉(xiāng)村平臺建設,通過數字平臺發(fā)展自主產業(yè),實現(xiàn)集體掙錢、集體分紅來帶動農民致富。同時,東宮村關注村民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村委會中設有心理咨詢室,定期請專業(yè)老師來進行心理疏導,以解決村民糾紛或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四知先生世人敬,清白傳家眾人學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小分隊成員來到楊公祠,參觀學習“四知先生”楊震廉潔的一生。在這里,村干部介紹了楊氏家族的發(fā)展史,楊氏祖訓,以及每年清明的祭祖活動,展現(xiàn)出楊氏清白傳家的繼承與發(fā)展。

在參觀完楊公祠后,實踐隊員來到清廉文化一條街,認真學習感悟楊氏廉政文化。在此期間,一位老人熱情上前,將自己參與祭祖活動的經歷娓娓道來,并通過向隊員們展示自己參加各種活動的圖片、視頻,讓隊員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文化傳承的魅力和楊氏族群的凝聚力。對于道路旁展示的人物故事更是如數家珍,熱心的為實踐隊員講解。

參觀學習后,實踐隊員紛紛表示此次來到東宮村不僅了解了楊氏家族的發(fā)展史,楊氏精英們治國平天下的豐功偉績以及他們艱苦卓絕的生活狀況,更是激發(fā)了隊員對姓氏文化的興趣,樹立了重鑄輝煌的決定。
以姓氏文化為凝聚載體,聚合中華向心力。是傳承和堅守,讓楊氏文化歷久彌新綻放時代華彩,是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讓東宮村在新時代中擁抱浪潮,實現(xiàn)鄉(xiāng)村新振興。唯有讓傳統(tǒng)文化在參與中賡續(xù),融入群眾生活,才能堅定文化自信,筑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