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jié),萬物竟綠,偶爾吹來的一縷清風,吹去了人們的燥熱,帶來了久違的涼爽。7月3日上午,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宜人·宜地·宜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隊慕名來到黃沙大捷戰(zhàn)場遺址--宜豐縣天寶鄉(xiāng)黃沙村,一起回顧了那段紅色故事。
在介紹員的帶領(lǐng)下,實踐隊員踏上陡峭的石梯,慢慢的向上走去,不多時黃沙大捷紅軍烈士紀念碑巍然屹立在實踐隊員的眼前。在陽光的照耀下,紀念碑上蕭克上將題寫的“黃沙大捷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碑詞熠熠生輝、赫然入目。紅色文化宣講團潘心宇在紀念碑下聲情并茂的為實踐隊宣講了黃沙大捷的故事。
1934年1月26日,紅十七師在師長蕭克的指揮下,從江西安福的豐田、古江揮師北上湘鄂贛蘇區(qū),遭到駐銅鼓的國民黨六十二師鐘光仁旅和分駐宜豐縣城、天寶、潭山的朱耀華十八師的堵截。蕭克上將沉著指揮,紅軍居高臨下,發(fā)起沖鋒,打得敵人血肉橫飛,死傷遍野。
黃沙之戰(zhàn)是紅十七師北上湘鄂贛蘇區(qū)中的第一個大勝仗。俘敵三百多人,繳獲步槍四、五百支,輕重機槍四十多挺,還有大量的彈藥和軍用品。敵師長朱耀華險些被俘,敵旅長鐘光仁被擊傷。雖然戰(zhàn)績顯耀,但我紅十七師亦傷亡三百多人師參謀長李達在戰(zhàn)斗中負傷。
故事結(jié)束后,實踐隊員代表深深鞠躬并為烈士進獻鮮花,他們將鮮花獻給了黃沙戰(zhàn)役中犧牲的英雄,獻花給為民族解放付出一切的英雄,獻花給不忘初心,終其一生為革命奮斗的英雄,寄托了對先烈們的無限哀思與崇敬。
紀念碑的后面是一座座烈士墓,墓上雕刻著每位烈士墓墓主的生平事跡,實踐隊員深深地為英烈們?yōu)榱俗鎳腿嗣瘛⒉慌聽奚,奉獻自我的精神所感動。實踐隊員張一宸表示,當代大學生應該學習先烈精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承擔起新時代青年責任和義務之際,不忘傳承先烈們的紅色記憶。同時,他也表示自己很榮幸能夠從贛州來到宜春宜豐憑吊烈士。
隨后,實踐隊在介紹員的帶領(lǐng)下參觀了黃沙大捷紀念館。初入紀念館,一股古老、紅色的氣息鋪面而來。抬起頭會發(fā)現(xiàn),如鮮血般的紅色黨徽高高掛在房梁上,仿佛是在告誡我們要牢牢記住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也在警示我們時刻銘記黨的使命。紀念館內(nèi),介紹員為實踐隊介紹了更多詳細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故事。在圖片的襯托下,隊員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先輩們面對困境仍舊意志堅定,面對絕境勇于破釜沉舟,面對抉擇保持冷靜的精神品格,明白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結(jié)果。
隨著驕陽的緩緩升起,實踐隊參觀黃沙大捷遺址的活動也進入尾聲,取得圓滿的成功。通過本次的參觀,實踐隊又接受了一次深入靈魂的紅色洗禮,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宣揚紅色文化的決心,激勵著我們?yōu)樽鎳母锩聵I(yè)奮斗不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誰也無法阻擋,新時代的青年會以自己的方式緬懷先烈、學習黨史、傳承紅色記憶。青年強,則中國強,新時代的青年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