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三下鄉(xiāng)政策,助力鄉(xiāng)村教育體系發(fā)展,提升留守兒童多元基礎素養(yǎng)水平。7月7日上午,川北醫(y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暨青年馬克思主義學會赴廣安“載忽微星夢,舵醫(yī)馳白馬”鄉(xiāng)村振興促進隊在白馬鄉(xiāng)便民辦事處舉辦了以“杏林助教,孝悌育人”為主題的留守兒童支教活動,幫助留守兒童了解了傳統(tǒng)文化“二十四孝”故事中蘊含的知識與哲理及有關消防安全的相關知識,彰顯了當代大學生助力教育,樂于奉獻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

支教活動在輔導隊員與全體留守兒童的見面會中拉開序幕。隊員給留守兒童們做了自己的基本介紹,同時,隊員們還給大家講解了今天所要學習的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消防安全知識的相關內容,為接下來隊員給留守兒童們進行知識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小學消防,共創(chuàng)平安家。消防安全是一個民眾所關注的重大話題,它既關乎著公眾的安全,也關系到全社會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教育兒童注意消防安全,保護人們免受火災的侵害,至關重要。隊員們?yōu)榱嗽鰪娏羰貎和南酪庾R,認真準備了幾幅有關消防工具的圖畫。圖畫包含了消防栓,消防車和消防員的相關知識。其內容通俗易懂,便于兒童們的理解,加上全體成員的細心講解和循循善誘,全體兒童都學到了有關消防安全的相關知識,明白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生活中處處都有值得學習的知識,但腳踏實地,學好所學科目的內容同樣重要。在輔導隊員為兒童們講解了消防安全的相關知識后,留守兒童的學業(yè)問題成為了輔導隊員下一個關注的重要內容。在之前的學習生活中,兒童們表示自己學習的大部分內容是能輕松應對的,但有時也難免會遇到一知半解的情況,父母外出務工,無人為他們講解課業(yè),或者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無法解答其疑惑,都是阻擋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題。同時,一位聽講的同學也提出在學習了知識點之后,就覺得這個題很簡單了,但是當自己遇到知識點相同的題目時,卻還是不能流暢地寫出來,需要其他人幫助自己加深印象,以掌握關鍵內容。輔導隊員們在了解了兒童的相關情況后,主動幫助學生對不熟悉的知識進行了更深入的教學,提升了兒童們的學習能力。這正是隊伍三下鄉(xiāng)支教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對父母有孝心,有敬意,是兒童們應該學習和具備的基本道德品質。輔導隊員給兒童講解了二十四孝中的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其講述三國時孝子孟宗的母親生病想吃嫩筍,寒冬無筍,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的感人故事?拗裆S中孟宗的孝心感人至深,讓兒童們明白了父母對自己好,自己也應感激,孝敬父母的深刻含義。同時,輔導隊員希望全體兒童能主動對父母說一些感恩的話,加深親子感情,培養(yǎng)自己孝順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

這次留守兒童支教活動,不僅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外活動內容,為其帶去了關懷和快樂。同時還提高了輔導隊員自身教學育人的能力,讓他們將書中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育人中,促進農村教育振興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