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赴三明沙縣松材線蟲防治新技術推廣”實踐隊在蘇軍老師的帶引下從三明市沙縣區(qū)前往南平市邵武市進行新的調研工作,開展以“科技助農新發(fā)展,紅色傳承向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
7月5日,實踐小隊在蘇軍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邵武市博物館暨邵武市中央蘇區(qū)紀念館。以“研學紅色基地,追尋紅色文化”為主題,實踐小隊隊員了解了邵武市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又重溫了中央蘇區(qū)在邵武的光輝歷程和邵武黨組織的發(fā)展歷史。

圖為實踐隊進行參觀活動 陳敏玉攝
通過這次活動,實踐隊成員們深刻地認識到了革命先輩們?yōu)榱嗣褡濯毩⒑腿嗣窠夥潘冻龅钠D辛和犧牲,也堅定了成員們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的信心和決心。
7月6日上午,實踐小隊抵達將石自然保護區(qū),開展松材線蟲防治新技術推廣實踐活動。將石自然保護區(qū)為省級保護區(qū)單位,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指導老師蘇軍在將石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開展其研究成果:新化合物在松材線蟲病防治中的應用與推廣的科普講座,該研究成果已在三明市沙縣地區(qū)試驗推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講座為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介紹松線蟲防治新技術,為后期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奠定了合作基礎。
圖為蘇軍老師開展科普講座 陳敏玉攝
7月6日下午,實踐小隊前往保護區(qū)內,開展實地調研工作。為更加全面了解將石自然保護區(qū)中馬尾松受松材線蟲病害情況,實踐小隊隊員們深入山林進行取樣工作,記錄馬尾松目前的生長情況,為后期松材線蟲防治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提供了重要參考。
圖為蘇軍老師指導隊員進行采樣工作 陳敏玉攝 為了有效控制松材線蟲的傳播,福建農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這支實踐隊與福建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及先正達(中國)集團合作,推廣了一種新技術——高壓注射甲維鹽藥劑“松高飛”。通過基部高壓注射的方式將殺線劑“松高飛”注入松樹樹體內,在短時間內通過蒸騰作用將藥液運送到樹體其他部位,進而有效抑制樹體內松材線蟲的增殖與致病,可以使松木在長時間免受松材線蟲病的危害,從而保護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在進行取樣工作之余,實踐小隊隊員在保護區(qū)內開展了保護區(qū)垃圾清理工作,為保護森林環(huán)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也呼吁大家一同參與其中。
圖為實踐隊隊員進行垃圾清理工作 肖雯琪攝
7月7日上午,實踐小隊來到了邵武衛(wèi)閩國有林場進行參觀調研。衛(wèi)閩國有林場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種植技術領先的良種木荷選育基地,也是我省松材線蟲病防治的示范單位。蘇軍老師帶領實踐隊隊員參觀了林場營建的150畝木荷無性系種子園,并詳細介紹了木荷的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益。而后,林場的工作人員也為我們科普了紅錐、閩楠、苦櫧三種植物的特征和價值。
圖為林場工作人員向實踐隊科普馬尾松 姚興亮攝 7月7日下午,蘇軍老師帶領實踐隊隊員在馬尾松種子園內進行調研,在種子園內栽培著不同品種的馬尾松,蘇軍老師親身示范了如何在馬尾松幼苗內注射松材線蟲,。通過觀察成活率,進而篩選能夠抗松材線蟲病害的良種,從而進一步推進松材線蟲防治工作的進行。實踐隊隊員積極參與注射工作。

圖為實踐隊隊員學習松材線蟲接種 肖雯琪攝 福建農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赴三明沙縣松材線蟲防治新技術推廣實踐隊“科技助農新發(fā)展,紅色傳承向未來”的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活動,順利結束!實踐隊將充分利用福建農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的“科技+人才”的優(yōu)勢,在服務活動中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科研與推廣緊密結合,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xiāng)村振興、服務三農的舞臺建功立業(yè)。

圖為實踐隊合影 鄒向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