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7月10日電(通訊員 顏杉杉)沂蒙紅嫂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閃耀著璀璨的光芒。7月1日,曲阜師范大學 “踏紅色足跡,尋沂蒙記憶” 社會實踐隊來到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的沂蒙紅嫂紀念館開展實踐活動。本次活動實踐隊員們了解了沂蒙紅嫂所做出的犧牲和貢獻,感受她們在革命年代的精神風貌。汲取紅嫂們的勇氣和毅力,思考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承擔起社會責任。
實踐隊員們按照場館順序,依次參觀了沂蒙紅嫂紀念館各展廳,回顧沂蒙人民在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做出的無私奉獻。如“紅色沂蒙山”、“沂蒙紅嫂群體”、“永遠跟黨走”等九個展室。館中展覽了各種革命文物和沂蒙紅嫂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比如有毀家紓難的王自生;有許婚動參的梁懷玉;有爆破英雄公成美;有智闖虎穴的劉玉梅;還有方蘭亭、高五嬸、范桂君、祖秀蓮、王桂花等。并有影視資料展映再現(xiàn)了當年沂蒙根據(jù)地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難忘歷史。部分展館還設有雕塑,還原當時的歷史事跡。她們展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智慧,用自己柔弱的身軀主動扛起生活的重擔,并為革命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架起通往革命成功的橋梁。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紀念館展廳。通訊員 顏杉杉 供圖
當日正值七一建黨節(jié),一同來參觀學習的還有其他單位組織的黨員。沂蒙紅嫂的事跡生動感人,觸及靈魂,催人淚下。實踐隊員向同展廳的一名黨員進行了采訪,她表示:“今天我們來到了沂蒙紅嫂紀念館,重溫了紅嫂精神。紅嫂精神是指在革命斗爭年代里,沂蒙老區(qū)人民無私奉獻,艱苦奮斗,愛黨愛軍的崇高精神。我作為一名新的黨員,一名黨支部書記,我將把此次學習作為契機,帶領支部成員學習紅嫂精神,同時也希望年輕一代不忘初心,不斷精進,當好新時代的紅嫂!”此番話也是各位實踐隊員的心聲,希望能通過此次學習沂蒙紅嫂實踐活動,可以發(fā)揚沂蒙紅嫂精神,不斷進步。最后實踐隊員與黨員同志們一同重溫入
黨誓詞,感受當年堅忍不拔的沂蒙紅嫂精神。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黨員。通訊員 顏杉杉 供圖
結束了對黨員的采訪,實踐隊員來到了在擁軍支前體驗館和紅嫂生活體驗館,對當時艱苦的環(huán)境直觀地進行了體驗。實踐隊員們使用了茅草屋里的石磨,紡織機還有攤煎餅的鏊子……體驗館里的一件件器件,仿佛在訴說著當時沂蒙人民的辛苦付出和無私奉獻。 “最后一匹布,做軍裝;最后一粒米,做軍糧;最后一個兒子,送戰(zhàn)場。”等等每一個最后,都飽含了沂蒙人民大無畏的精神與無私奉獻的抗戰(zhàn)精神。
實踐隊員在參觀的過程中,還遇到了安徽師范大學的三下鄉(xiāng)實踐隊伍,不遠千里前來參觀學習學習沂蒙精神。實踐隊員采訪了安徽師范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實踐隊的單旭陽同學,他表示:“因為我們之前有了解到沂蒙這邊的紅色文化非常的深厚。我們雖然是安徽人,但我們不僅限于安徽的文旅文化,我們想學習全國不同的文化,每個地方的紅色文化它是有各自的特點。臨沂這邊駐村和紅嫂的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說明沂蒙紅嫂精神是充滿活力的,始終吸引著人們學習,所以更有必要傳承弘揚沂蒙紅嫂精神,讓沂蒙紅嫂精神在新時代發(fā)揮出其巨大的思想價值。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安徽師范大學三下鄉(xiāng)實踐隊伍。通訊員 顏杉杉 供圖
沂蒙紅嫂的付出和犧牲是偉大的。她們沒有畏懼困難和艱險,她們用堅定的意志和堅韌的品質,為了理想和信仰義無反顧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此次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也表示,在新時代,需要繼承紅嫂們的革命精神,繼續(xù)向奮斗的旗幟前進。傳承和發(fā)揚沂蒙紅嫂精神,在新時代成為我們引領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推動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共同奮斗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