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旅游烹飪學院“解碼江南《錢氏家訓》賦能時代人才培養(yǎng)”暑期實踐團走進社區(qū)、街道等地方發(fā)放錢氏家訓相關的調查問卷并進行數(shù)據分析。
《錢氏家訓》作為第一個國家級家訓非遺項目,是家風家訓中的典型。它不僅支撐著其家族興旺、人才輩出,也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文化載體。因此,從《錢氏家訓》研究錢氏人才輩出的奧秘以及目前公眾對家風家訓的認知現(xiàn)狀如何、當代大學生成長過程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如何更好的傳承和發(fā)揚《錢氏家訓》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這些疑問,本實踐團隊自主設計了調查問卷,依托無錫地域歷史文化遺存,開展問卷調查,深入研究 《錢氏家訓》的基本現(xiàn)狀,探究其原因,并對其進行客觀理性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計發(fā)放了1115份,其中電子問卷815份,紙質問卷300份,基于學生條件及環(huán)境限制,紙質問卷發(fā)放地點集中在無錫市,其中電子問卷有效問卷為782份,紙質問卷有效問卷為257份,共計1039份,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100%和93.18%。
實踐團通過對問卷調研對象個人基本信息情況、對家風家訓的了解情況和對《錢氏家訓》及錢氏后人的了解情況三個部分內容進行分析,大部分受調查者對自身家風家訓有一定了解并且認為家風家訓對自身的成長成才有較大影響,但大部分的被調研者對《錢氏家訓》僅停留于聽說過,而對具體內容未過多涉獵。同時,大部分受調查者認為傳承和發(fā)揚《錢氏家訓》首先要通過利用好新媒體、網絡等平臺推廣家訓文化及精神,其次為豐富活動載體、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選擇打造自主文化品牌和融入學校思政、專業(yè)教育,營造文化氛圍。
實踐團為弘揚《錢氏家訓》核心思想和精神要義,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根鑄魂,將會踐行更多錢氏家訓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通過開展讀書分享會、邀請錢氏后人進校園、話劇表演、吳歌傳唱等形式,將錢氏后人踐行錢氏家訓的故事、錢氏家訓的思想內涵講出去,講生動,講下去。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烹飪學院
解碼江南《錢氏家訓》賦能時代人才培養(yǎng)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