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闊步新時代新征程,7月29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星火成炬,丹心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小組隊員利用這個暑假,走進位于泰州市海陵區(qū)的中國評書評話博物館,開展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藝術相關社會活動。而通過這次珍貴的人文體驗也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在當代社會中依舊具有的重要價值。
在博物館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傳統(tǒng)評書評話表演者的照片和文物,這些都是中國評書評話文化的珍貴遺產。評書評話以講述故事為主,這些故事中包含了許多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念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代社會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社會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人們常常被各種信息所包圍,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而中國評書評話文化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可以幫助人們找回自己的內心信仰。

圖為實踐隊員在觀摩作品并進行記錄拍攝。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顧擎敏 攝
此外,在博物館中,我們還了解到了中國評書評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傳承和發(fā)展。在博物館里,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年輕的評書評話表演者正在通過新的方式來傳承和發(fā)揚這種文化。他們將評書評話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通過數字化的方式來展示和傳播這種傳統(tǒng)文化。這種方式不僅使評書評話文化更加生動形象,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接觸這種文化。
通過這次采訪,我還深刻體會到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博物館是一個文化傳承和宣傳的重要載體,通過展品和講解,可以讓人們了解到中國評書評話文化的歷史和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喚起人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記憶和認識,讓這些傳統(tǒng)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揚。文化傳承是一項長期而持續(xù)的任務,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和關注。

圖為實踐隊與博物館人員進行訪談對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徐嘉穎 攝
參觀評書評話博物館后,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它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一方面,博物館的現代化使得評書評話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得以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古老的評書評話作為一種口頭文學形式,一直以來都是通過口述傳承下來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方式逐漸受到了限制。而現代化的博物館通過收集、整理和展示豐富的評書評話資源,不僅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和了解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還為評書評話的傳承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另一方面,博物館的現代化也給評書評話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評書評話作為一種口頭文學形式,注重的是言傳身教和聲音的韻律感染。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文字和圖像的傳播渠道更加廣泛,人們更傾向于通過看書、上網等方式獲取信息。因此,評書評話需要適應這種現代化的傳播方式,通過音頻、視頻等形式呈現,吸引更多的觀眾。
在博物館的現代化過程中,我也意識到評書評話作為一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評書評話作為中國優(yōu)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在現代化的沖擊下,評書評話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因此,博物館通過收集、展示和宣傳評書評話的相關資料和文物,不僅可以讓觀眾了解并尊重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還可以為評書評話的傳承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圖為實踐隊和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館口正門合照。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博物館人員 攝
總的來說,參觀評書評話博物館后,我深刻地感悟到了現代化對評書評話的影響和作用。博物館的現代化使得評書評話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的機遇,同時也提醒我們評書評話的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共同的努力,我們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傳承評書評話,讓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式在現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光彩,為守望和傳承中華傳統(tǒng)藝術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