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經(jīng)黨中央批準,沂蒙精神基本內(nèi)涵正式表述為“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
為深入了解沂蒙紅嫂精神,更好的宣傳新時代沂蒙紅嫂精神,2023年7月22日,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化百韻香,與世蘊新火”文化賦能實踐隊成員來到了山東臨沂紅嫂文化博物館,走進紅嫂故鄉(xiāng),通過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人進行采訪,體會中華民族勞動婦女善良無畏的品德與無私奉獻的革命信念,同時思考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促進沂蒙紅嫂精神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館內(nèi)講解員對我們的實踐隊員說到:沂蒙紅嫂不是單純的一個稱呼,而是真真實實存在過的人,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的偉大女性。游覽在一個個飽含情懷的展廳,一段段動人心弦的故事,將我們帶入到了那個民風淳樸、互幫互助的紅色年代,引導我們我們面對面的與那些偉大女性進行交流。
在那段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沂蒙山區(qū)里有一群偉大的女性群體。當敵人大舉入侵時,她們悉心照料傷員,因水源缺乏而毅然將自己的乳汁喂進小戰(zhàn)士干裂的口中;當動員參軍時,她們不惜與親人分別,義無反顧地勸服丈夫與兒子奔赴前線;她們不舍晝夜的做軍鞋,軍衣,用柔弱的肩膀與男人們共同撐起了戰(zhàn)爭勝利的一片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軍民情。

“黨群同心”是偉大沂蒙精神的本質(zhì)特征。以黨心換民心、以民心聚黨心,是沂蒙精神形成發(fā)展的根基所在。我們黨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樣的初心使命,革命戰(zhàn)爭年代是“為人民求解放”“為民族爭獨立”,和平建設時期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通過這一天的參觀學習,我們認識到了這樣一個偉大的女性群體,她們在革命的大后方默默給予支持,縫軍衣、做軍鞋、抬擔架、推小車、送補給,舍己為人救助傷員,做好后備軍,守住后方防線,為革命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譜寫了一曲軍民一家親的動人歌曲。這種精神打動著我們,這種情懷鼓舞這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一點一滴,時刻飽含愛國愛民的奮進之情。
巍巍蒙山高,親親沂水長。過去固然應當懷念,但珍惜當下卻更為可貴。通過本次實踐,實踐隊員感受到了新時期沂蒙人民艱苦奮斗、堅韌不拔、永不服輸奔向美好生活的勁頭,沂蒙精神不會因歲月流逝而褪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黯淡,反而會越來越鮮活,不斷影響著一代一代的沂蒙人,也影響著當代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