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希望小屋”困境兒童成長陪伴,為困境兒童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服務。7月4日至7月10日曲阜師范大學“童舟共濟”實踐團隊赴金鄉(xiāng)縣高河街道李莊幼兒園進行實踐。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一群需要關愛與照顧的孩子,2020年團山東省委、山東省青聯、山東省青基會全面啟動“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針對貧困家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huán)境的8至14歲兒童,實現由“小屋煥新”到“精神煥新”的轉變。2022年正值建團百年,青少年是推動社會發(fā)展潮流的主力軍,“希望小屋”是推動“希望工程”轉型升級的務實舉措,也是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青少年成長的有力抓手。一間希望的小屋,一個逐夢的空間,曲阜師范大學“童舟共濟”社會實踐團隊以暑假社會實踐為契機,發(fā)揮志愿服務和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扎實做好“希望小屋”困境兒童成長陪伴,為困境兒童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服務。
為了能夠更充分的了解孩子們的需求,更加切合實際的進行幫助孩子,隊員們于前一天晚上線上進行了一系列的商討,并于7月4日上午在遵循當地防疫政策前提下,團隊進行線下會議,商議制定實施計劃并一同前往金鄉(xiāng)縣高河街道李莊幼兒園給留守兒童送去溫暖進行前期的實踐意向調查,調查托管意愿情況,簡單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經濟收入、留守兒童父母的情況以及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進一步制定下一步的計劃。在調查調研的過程中“童舟共濟”實踐團隊提前與老師交流進行了培訓和托管咨詢等并給他們進行了托管服務(盛飯服務等)。
午休后團隊成員帶著日常用品和學習文具、教材等物品回到希望小屋,給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同對留守兒童進行課后輔導,防止留守兒童因成績落后帶來心理負擔以及輟學等后果,守護最后的麥田希望并結合“建團百年”“喜迎二十大”等重大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夯實留守兒童心中的社會主義,培養(yǎng)留守兒童的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科學文化知識,在活動中開拓學生視野,引導孩子們體悟生活。“今天我很開心,哥哥姐姐們陪我們一起玩兒,一起吃飯,我以后一定會好好學習,要考大學!”幼兒園的一名小朋友說。小舉動,大愛心!一個小小的陪伴承載著寄托和希望,經過一天的相處小朋友內心充滿無比的喜悅,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孩子們紛紛表示,以后會努力學習,不辜負社會各界的愛心,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祖國。
同時此次實地考察還了解了到,大多數兒童在監(jiān)護人經常關心自己的情況下,還是感到孤單、缺少父母的關愛。當他們與監(jiān)護人產生矛盾時,更多人選擇了自行消化,致使逐漸形成了孤僻、柔弱、敏感等性格;還有的兒童會選擇打電話告訴父母,更加反映出父母的陪伴對留守兒童的重要性。同時,近一半的兒童在校朋友不多,且對陌生人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害怕與人交往和溝通。因此,在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黃金時期,父母長時間的缺席導致大多數兒童更加內向,并且與其他同齡人的交往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為了能夠改善留守兒童的生活,此次實地考察了解了假期社區(qū)孩子和希望小屋學子的需求,為著手假期暑托班做準備,最后經會議研究決定,確定于7月14號開始假期暑托班。“童舟共濟”團隊走進“希望小屋”并且分別與與留守兒童和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進行面對面溝通,通過問卷調研困境兒童的基本信息及其面臨的教育條件、健康水平、生活條件與成長陪伴方面的困境,通過訪談法,深入細致地挖掘困境兒童接受關愛的現狀以及困境兒童希望得到的來自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等方面的幫助。了解了留守兒童的家庭狀況、經濟收入、留守兒童父母的情況以及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