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學生鄭州7月17日電(通訊員 劉瀟含 張姣靜 胡浩然)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青年學生在新時代征程中增加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加強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責任感,發(fā)揮資助育人的重要作用。2023年7月1日上午,鄭州輕工業(yè)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同心共筑夢,豫你‘e’同行”實踐隊來到新鄉(xiāng)市延津縣文巖街道王鄉(xiāng)固村開展困難生與貧困戶走訪以及暑期宣講活動。
驕陽似火旗幟飄,溫暖傳遞暖人心
。上午十點,在資助部王建新老師的帶領下,實踐隊一行人來到了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網(wǎng)絡工程(云計算)21級9班受訪同學王滿祥的家中。王建新老師為其父母介紹了國家資助政策和學校資助體系,并結(jié)合我校“為之則易,不為則難”的育人理念、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學生未來的個人發(fā)展就業(yè)形式等與家長親切交談。受訪學生家長對學校組織的走訪活動和給予孩子的資助關懷深表感謝,并鼓勵該同學繼續(xù)勤奮學習,自信自強,心懷感恩,今后努力發(fā)揮個人價值回報社會。
“同心共筑夢,豫你‘e’同行”實踐隊通過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走訪慰問,宣傳了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拓寬了資助工作渠道,密切了學校和學生家庭的聯(lián)系,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一直重視資助育人工作,通過開展實地走訪,加強家校溝通,不僅把學校的溫暖送到了困難學子的家中,也把學校的關愛和鼓勵傳遞到了學生心中,為更好地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走訪慰問貧困戶,國家資助送關懷。在結(jié)束對困難生的走訪后,實踐隊與村干部進行商議,在了解村中貧困戶的基本信息后確定了兩戶走訪對象,明確了實踐活動安排。
中午時分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第一個貧困戶家中進行深入走訪。王建新老師與實踐隊員為貧困戶送去了花生油、大米等慰問品,并且與貧困戶進行了細致的交談,實踐隊員了解到貧困人員現(xiàn)如今獨自一人生活,且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jīng)無法長期從事體力勞動,只能依靠國家低保維持生活。走訪的最后,大叔表示“感謝你們這些大學生對我的關心,謝謝你們?yōu)槲宜蛠淼奈镔Y,我以后一定會好好的生活!”樸實的話語,透露出真切的感激之情。同時,實踐隊員叮囑大叔一定要注重身體健康,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鼓勵他堅定生活的信心,讓他真切的感受到實踐隊員的關心關懷。

圖為王建新老師同貧困人員交談。 通訊員 胡浩然 供圖
幸福,總是千篇一律;而不幸,卻是各有不同。在來到第二戶貧困人員家中后,實踐隊隊員了解到貧困人員自身殘疾無勞動能力、家中還有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其丈夫要照顧家中老小且身體狀況欠佳無法外出打工,全家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政府低保與丈夫打零工的錢來維持生計,家中生活困難。了解家中具體情況后,實踐隊員同貧困人員講解了國家資助政策,為緩解家中適齡學生上學壓力提供了新思路。王建新老師以及實踐隊隊員真誠的希望貧困人員的子女可以樹立高大的志向,好好學習,早日擺脫貧困,為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圖為實踐隊同貧困人員講解助學政策。 通訊員 胡浩然 供圖
通過這次的慰問走訪活動,實踐隊員切實體會到了“貧困”二字不僅只是經(jīng)濟概念,它們更關乎基本的公民權(quán)利、能力,其實質(zhì)是一種權(quán)利和能力的貧困。正如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所說: “貧困不是單純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比如高額醫(yī)療、養(yǎng)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對應的公民獲得健康權(quán)、養(yǎng)老權(quán)、教育權(quán)、居住權(quán)的能力缺失。真誠地希望通過本次慰問活動不僅給予他們物質(zhì)上的幫助,更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溫暖,精神上的鼓勵,讓困難家庭切實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希望困難家庭可以勇敢面對困境,努力生活,迎接美好的未來。

圖為居委會召開暑期宣講會期間。 通訊員 胡浩然 供圖
資助之行,星火傳遞。下午三點,在王建新老師的建議和村支書的積極號召下,實踐隊隊員決定針對中小學生與老年群體在居委會召開暑期宣講會,旨在對國家資助政策、防止電信詐騙與防假期溺水進行宣傳。會議期間,王建新老師首先向參會人員講解了會議目的并且對于鄭州輕工業(yè)大學的“獎、貸、助、補、減”等資助政策和幫扶措施進行了講解與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鄭州輕工業(yè)大學“助學育人,大學圓夢”的觀念。隨后,分別由實踐隊隊員張愷溪、時秋月同學對防止電信詐騙與防止溺水工作進行了細致宣傳。在宣傳會議臨近結(jié)束時,實踐隊員肖一通同學為參會人員發(fā)放了雞蛋、水等生活用品,此次會議希望參會人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國家高校資助政策并且深入的體會到鄭州輕工業(yè)大學特色的人文精神與健全的資助政策。
圖為實踐隊宣講結(jié)束在居委會合照。 通訊員 胡浩然 供圖
時間悄然而逝,走訪活動臨近尾聲。實踐隊員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了青年一代的時代責任,為將來走向社會奉獻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知恩于心,以堅韌之心筑夢新時代;感恩于行,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夢。資助宣傳,不僅是一份光榮的使命,更是一份厚重的責任。“同心共筑夢,豫你‘e’同行”實踐隊會繼續(xù)做資助政策的學習者,資助宣傳的傳播者,感恩祖國的踐行者,秉承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寶貴精神,以頑強的斗志,務實的行動,書寫合格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