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宣誓之日起,廣大黨員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堅定的做守紀律的捍衛(wèi)者和踐行者。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他們在對待自己,家人細小環(huán)節(jié)上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展現(xiàn)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干凈和擔當。他們中有些人已經退居二線,有些人年事高因病去世,可是他們傳承下來的精神財富沒有 因歲月流逝而褪色,依然像拂去塵埃的金子熠熠生輝,縣紀檢委原書記羅正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
尷尬的飯局
20世紀80年代初,我由縣委辦調入縣紀檢委,第一次陪羅正書記下鄉(xiāng)就吃了一個‘閉門羹’。
那時候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不久,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潮,經濟轉型也剛剛起步,生產資料匱乏一時供不應求,一些部門和單位借機變相提價,有的截留化肥指標高價出售,有的干部優(yōu)親厚友收受賄賂亂批條子損害群眾利益反響強烈。為了剎住這股歪風,縣委領導批示由紀委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從農資產、供、銷、審批等環(huán)節(jié)入手開展全面調查。我和羅正分為一組負責調查鄉(xiāng)村。陽春三月的一天早上,我們一行3人驅車從縣城出發(fā),八點半左右我們就來到了地處南海山區(qū)的湘水鎮(zhèn),這里坡陡溝深林密灌木叢生,在2名鎮(zhèn)干部的引領下我們開始走村串戶。那時鄉(xiāng)村沒通公路,我們只好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艱難行走。剛剛下過雨路滑羅正挽起褲邊手中杵著竹棍走在前頭。3個多小時我們走訪了附近的2個村、一個農資供應點了解情況查閱資料并一一做了記載;深入幾家農戶征求村民的意見;氐芥(zhèn)上聽完劉鎮(zhèn)長工作匯報已是下午1點多,這時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受邀我們走進機關食堂旁邊一間小餐廳,房子裝修雖然簡陋但略顯高雅,潔白的墻角下置放著一個大角柜,一張大圓桌放在中間上面鋪著白色布罩,四周放著藤椅。桌子的中央放著一瓶地產名酒,一條‘公主’煙和幾個酒盅,臘肉、雞塊、 春芽幾個特色涼盤已經擺好,廚師正準備炒菜。 一看這架勢羅正趕緊退了出來,二話沒說徑直走進隔壁機關食堂,鎮(zhèn)上幾名陪員一下傻了眼不知所措。鎮(zhèn)長在縣委工作多年,知道他脾氣犟也不好勸阻,羅正在一張長方形的餐桌前站定,為了緩和一下氣氛他主動招呼大家坐下,心平氣和地說:“吃工作餐最好!”飯畢我去辦公室向王秘書付款說啥他都不收,這位五十出頭的漢子說話心直口快語音略帶川腔:“你們來了不喝點酒讓我們臉上都掛不住,吃頓便飯還要繳錢,年輕人呀一點小事何必那么較真喲!”。我礙于情面只好作罷。臨行剛坐上面包車羅正突然問我:“繳錢沒有”?我腦子一時沒反應過來:“一點小事人家不收”,“什么小事” ?他的臉色馬上陰沉下來我急忙下車,王秘書見我返回早已心知肚明沒有吱聲勉強收下,這一瞬間我突然感到心里踏實了許多。
麥積山的遺憾
距1984年元旦還有7天,紀委辦公室燈火通明,常委們在審議《關于群眾來信反映鄉(xiāng)企局一名黨員領導干部違反紀律》的調查處理報告。這封信上級領導非常重視并作了批示。經過辦案人員調查走訪取證案情終于水落石出,信集中反映了兩個方面問題:一是該局領導利用召開全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會議采購物資之機,虛開發(fā)票套取現(xiàn)金中飽私囊的問題,經查屬實并依據(jù)有關財經紀律已進行了處理;二是該領導違反組織紀律,獨斷專行擅自增加參會人員加大了經費支出。對這個問題,該領導提出異議并作了以下陳述:會議開到中途因工作需要,臨時決定邀請了20名村主任參會是征得分管領導楊縣長同意的,因此不能定性為個人獨裁。辦案人員接著說:“楊早已調行署,他現(xiàn)在外地開會元旦后才能返回,所以暫時無法取證也沒法結案”。匯報完畢會場氣氛一度安靜下來。怎么辦?為了明辨是非分清責任不留尾巴,保證年底前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卷,會議決定:羅正和我外調。因時間緊迫簡單收拾行李當天下午二點我倆就乘坐長途汽車從漢中出發(fā)了。時逢隆冬天氣寒冷,進入甘肅省兩當氣溫驟降寒風從車窗縫隙擠進來冰冷刺骨,窗外呼叫的北風卷起陣陣沙塵鋪天蓋地,能見度低車速慢到達天水住進招待所已是晚上10點。第二天早上剛起床羅正用座機同楊專員取得聯(lián)系,約定晚上7點見面。我倆如約來到招待所后院23號房間,久別相逢大家都很高興,聽完羅正簡短的開場白,楊專員便接上話題,“辦事認真是你老羅的一貫作風嘛”! 哈哈哈……交談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始的,楊認真回憶了當時情況,并證實了臨時增加參會人員是事前征得他同意的,最后他在談話記錄簽了字,外調終于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氐阶∷⻊諉T小楊給我們開了門,聽說我倆來自漢中,因為是老鄉(xiāng)這位20出頭扎著羊角辮身穿淺藍色工作服的姑娘像見了親人似的和我們熱聊起來,她告訴我們:“離我們駐地40公里外有地處秦嶺山脈南端的麥積山石窟,那是我國四大石窟藝術的寶庫。”蔽、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存有洞窟194個,泥塑石雕七千多尊。那雕像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各有千秋……”;她滔滔不絕巧舌如簧如數(shù)家珍,臨走她再三叮嚀:“來了天水不去麥積山等于白來”!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她精彩的講演讓我聽得如癡如醉。小楊的建議我舉雙手贊成,我想在完成了外調任務之后,順便游覽一下當?shù)氐拿麆俟袍E是一件順理成章很常見的事。但是作為下屬我不便吱聲,只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羅正。只見他熄滅了手中的煙頭,向上推了一下眼鏡然后認真地對我說:“小胡,說句心里話我也是第一次來天水,麥積山我咋不想去?可是借工作之便游山玩水是違犯紀律的呀”!真沒想到他的話出乎我的預料,我的心像火上澆了一瓢冷水一下子涼了半截,可是他那發(fā)自肺腑的心聲又讓我啞口無言。明天一早就要返程,急促的旅途讓我思緒萬千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朦朦朧朧中我好像來到了一個四處奇峰環(huán)抱孤峰崛起的地方,那雄奇?zhèn)グ犊崴妻r家麥垛的山峰讓我流連忘返。
招工的風波
1992年“五一節(jié)”節(jié)過后第一天上班。開完例會已是上午10點多,辦公室秘書老崔便把二本厚厚的公文夾放到羅正辦公桌上,羅正用手巾擦了擦近視眼鏡便認真閱讀起來。沒過多久,門口站著一位60多歲老太婆,她穿著樸素身子骨硬朗,老崔熱情迎了上去,“大姐快進來坐呀!”原來這是羅正的妻子。她面略帶怒色一進門就大聲說:“老羅剛才我在政府大門口看見人勞局公示的煙廠招工錄取名單上,沒有我家小麗的名字,真急死人了!”由于心情激動,她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稍稍停頓一下她接著說:“你能不能給局長打個電話讓他給想點辦法呀?”羅正聽完她的話很淡定,沉思了一會然后抬起頭看著她斬釘截鐵地說:“這個口子我決不能開!” 老太婆一聽急了沖著他大聲說:“屁大個事兒都辦不了,你這個官當?shù)酶C囊!”說完她扭轉身氣沖沖走了。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墻,沒過幾天這家事在機關掀起一場小小的風波,背地里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贊揚他做得對,也有人挖苦他是“死腦筋”,更多的是在看這場“戲”怎么收場?過了好久待風平浪靜出于好奇我私下向老崔了解情況,老崔在紀委工作多年又是羅正鄰居對他家的情況知根知底。羅正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勤奮好學,70年代初他中專畢業(yè)后分配到我縣,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偏遠的元壩山區(qū)工作,一待就是七八年。他從農技員干起一步一個腳印,當過副鄉(xiāng)長、鄉(xiāng)長、書記、組織部長,在縣委第八屆黨代會上當選為紀委書記。他有一個弟弟一直在老家務農,幾年前因一場車禍喪生弟媳改嫁,留下一個六歲女兒無人撫養(yǎng),他和妻子商量便把侄女接到身邊,連同自己家的兩個孩子擔子沉重。為了支撐這個家,妻子在環(huán)衛(wèi)站當臨時工,盡管生活艱苦,他倆對侄女小麗關愛有加視如己出把她拉扯成人,高中畢業(yè)沒考上大學一直在家待業(yè)。聽到煙廠招工的消息小麗第一個報了名。煙廠是漢江南岸一顆璀璨的明珠,效益好、工資高、待遇好,讓許多青年人夢寐以求。為了參加這次考試小麗復習了好長時間,因為報考人多競爭激烈沒有考上,羅正又拒絕開口最終失去了一次機會,為這事老伴和他鬧了好一陣子別扭。說到這老崔長嘆一口氣:“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聽完她的話我一時語塞,真不知說啥才對?可是羅正那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的高尚品格卻深深的印入腦海,怎么也揮不去抹不掉讓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