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焦龍離開崗位沒想到群眾依然記著我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他總是叫我吳叔,經常來詢問我們家過得怎么樣。”10月11日,記者來到貴州省畢節(jié)市金海湖新區(qū)青龍街道河尾社區(qū),貧困戶吳學美還記得那個青年的微笑。
2018年,鄭焦龍開始對口幫扶吳學美家。兩年過去了,用吳學美的話說,他對這個年輕人“好感最多”。“焦龍和我兒子一般大,更像我孩子一樣關心我們家。他都沒在這上班了,還來我家了解蜂蜜和土雞銷售情況。一直以來,這些農產品大多是他幫忙銷售……”
什么樣的年輕人,能讓貧困群眾贊不絕口?
2017年8月,畢業(yè)于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新聞學專業(yè)的鄭焦龍,毅然放棄多家媒體單位拋出的“橄欖枝”,選擇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只身前往烏蒙深處的畢節(jié)市金海湖新區(qū),當一名基層志愿者。
在基層工作中,由于學習勤奮、工作努力,鄭焦龍的群眾工作能力不斷提高。2017—2019年,除了幫扶貧困群眾,他先后負責青龍街道經發(fā)、旅游、團工委、工會、黨建、統(tǒng)戰(zhàn)、宣傳等13項業(yè)務工作。
不把小事當無事,不把小錯當無錯。工作中,鄭焦龍總是這樣要求自己。為了全面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他多次走訪,認真核準記錄貧困戶家庭收入、住房條件、人員結構、生產生活等情況,有針對性制定幫扶措施、幫扶計劃,為貧困戶聯(lián)系銷售蜂蜜、家禽等農產品合計20000余元。在鄭焦龍的協(xié)調幫助下,貧困戶吳學美做了護林員、孫瓊做了護河員、吳躍新做了地質災害觀察員……
“焦龍是個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好同志,在干部群眾中口碑很好。群眾有事找時,他隨叫隨到。”說起鄭焦龍,青龍街道河尾社區(qū)主任張慶周豎起大拇指。
2018年,鄭焦龍擔任金海湖新區(qū)“西部計劃”志愿者臨時團支部書記、聯(lián)絡員,經常組織志愿者對青龍街道鄰里小學的60名貧困學生進行一對一教育幫扶,志愿者們時常利用工作間隙前往學?赐⒆觽,帶去愛的陪伴和愛心物資。
在青龍街道工作的兩年里,他總是熱情接待前來辦事的群眾,耐心細致為群眾排憂解難。善學習,肯干事,能做事。這是青龍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健對鄭焦龍的評價。
2019年5月,共青團金海湖新區(qū)工作委員會成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鄭焦龍擔任會長。同年8月,他被派到金海湖新區(qū)雙山鎮(zhèn)錦繡社區(qū)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志愿服務,并擔任社區(qū)群團工作站站長。依托金海湖新區(qū)職教城、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大學生西部計劃服務隊等志愿服務資源,他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辦“希望小課堂”,為孩子們帶去免費課后輔導和業(yè)余課程,得到搬遷群眾高度認可。如今,“希望小課堂”從最初的8名學生增加到60余名。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正在遵義市正安縣老家過年的鄭焦龍,在接到金海湖新區(qū)團工委讓他擔任“戰(zhàn)疫”青年志愿者突擊隊隊長的通知后,說服父母連夜駕車300公里送其到服務地,積極投身抗疫工作。志愿者們在請戰(zhàn)書上這樣寫到:“特請戰(zhàn),志愿加入金海湖新區(qū)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聽從組織一切安排,不計報酬,全力以赴……”
疫情防控一線,他得知很多志愿者缺口罩,便積極對接有關單位爭取口罩。同事開玩笑問他:“焦龍,你的口罩戴幾天了?”他笑著說:“不長,才三天,我消過毒的。戰(zhàn)疫期間,他積極發(fā)動身邊資源,聯(lián)系愛心企業(yè)、愛心人士為一線工作者捐贈價值5000余元的口罩。
參加工作后,他立即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希望早日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去服務群眾。今年3月,我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說起入黨的夙愿,鄭焦龍自豪地笑了。
2020年7月,三年的“西部計劃”服務期滿了,鄭焦龍離開了志愿服務崗位。在這里,他灑下青春和汗水,收獲了成長,把溫暖留在了群眾心中。
“小鄭幫扶我家,把我們當成家人一樣,什么事情都用心幫我解決。有一次我騎車不小心碰到別人,他大晚上的為我跑上跑下,協(xié)調解決問題。”吳學美感動地說,F(xiàn)在鄭焦龍離開崗位了,他挺難過的。
文閣鄉(xiāng)文閣社區(qū)的貧困殘疾學生高榕(化名)還記得,今年疫情期間,鄭焦龍來到她家了解情況后,協(xié)調相關幫扶部門為其捐贈了輪椅、圖書等物資。
“我喜歡看書,焦龍哥他們就給我送書,我看完打電話給他們,就來幫我更換新的。”高榕說,她今年6年級了,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用理想和信念點燃青春之火,以奉獻和付出實現(xiàn)人生價值。鄭焦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筆記本扉頁寫著這樣一句話:合理的安排是鍛煉,不合理的安排是磨煉。這是他的座右銘,他也常用這句話鼓勵著身邊的志愿者朋友。
由于工作突出,鄭焦龍連續(xù)三年個人年終考核為“優(yōu)秀”等次,先后獲得2018-2019年度、2019-2020年度貴州省優(yōu)秀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等表彰。
談起志愿服務生涯,鄭焦龍表示:“激情、汗水、感動,每天都在交替演繹著,平凡的一天每一件事又都是那么不平凡。在服務群眾的路上不斷提升自己,這就是作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的意義。”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4-13 關注:
校園人物推薦
- 陳晨為他人帶來幫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陳晨,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曾任揚州大學第十七屆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現(xiàn)任揚州大學團委學生兼職團干部。
- 校園人物 06-05
- 孫瀟一年支教青春“牽掛”一生志愿情懷
- 孫瀟,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科動醫(yī)學院動物醫(yī)學專業(yè)16級研究生,現(xiàn)為華中農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華中農業(yè)大學
- 校園人物 06-05
- 彭偉扎根大山深處做守住清貧的健康使者
- 彭偉,四川宜賓人,200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xiàn)在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xiāng)衛(wèi)生院工作。
- 校園人物 06-05
- 羅剛勵志青春最美妙,奮斗青春最充實
- 羅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92年6月18日出生,安徽無為人。大學畢業(yè)后,他積極響應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
- 校園人物 06-05
- 董澤成扎根兵團壯志滿懷的“沙海老兵”
- 董澤成,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中共黨員,2011年畢業(yè)于甘肅農業(yè)大學,同年參加西部計劃志愿服務于新疆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
- 校園人物 05-15
- 張千磊志愿服務是戒不掉的“癮”
- 張千磊,男,中共黨員,現(xiàn)任西南大學校團委學生兼職副書記,2015級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yè)研究生。曾獲2015年度中直機關節(jié)約型機關公益宣傳
- 校園人物 05-15
- 鄭國勇扎根基層十年唱響無悔青春
- 鄭國勇,男,中共黨員,先后擔任全國西部計劃志愿者、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法院助理審判員、大武口區(qū)檢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長、
- 校園人物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