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劉胤岐志愿路上每個人都是超級英雄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大家好,我叫劉胤岐,是山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2011級預防醫(yī)學5年制的學生,本科畢業(yè)后是作為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來到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第四中學服務,很開心能夠來到這里與大家分享這一年之中的點點滴滴。
“多吃點,吃飽了就不想家了”——來自同事關懷,如家人般溫暖
我家在吉林省延邊州敦化市,我的服務地是新疆伊犁州伊寧縣,可以說,橫跨了整個中國吧。選擇服務西部之前,不是沒有猶豫過,四千多公里的距離,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內(nèi)心在期待之余,是有不安的。然而,事實證明,我所有的顧慮,都是多慮。
“多吃點,吃飽了就不想家了”這是初到伊寧時周圍的同事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我的服務單位是伊寧縣第四中學,吃住在校園里,每到假期學校是沒有學生的,整棟宿舍樓就我們四個志愿者。老師們就會問去哪吃的飯,吃的好不好,習不習慣,還經(jīng)常邀請我們?nèi)ゼ依锍燥,火鍋,炒菜。想著我家在沿海地區(qū),老師們家里如果有小黃魚,朋友帶來的海產(chǎn)品,都會專門給我送一些。
去年剛供暖那會兒,我們宿舍在樓道最邊兒上,暖氣不是很熱,但也還好。老師們一見面就問宿舍冷不冷啊,暖氣熱不熱。我們都說沒問題的。有位老師偏偏要來我們宿舍看看,進來后說:“這怎么行,過兩天再冷了你們怎么辦?”然后立馬從家里帶來棉被和小太陽,說什么都要給我們用上。
宿舍管理員是一位維吾爾族老師,我們算是忘年交,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從他年輕時在新疆足球隊效力到兒子畢業(yè)后準備自主創(chuàng)業(yè),兒子不在身邊,他可能把我當他兒子了,說什么也要帶我去伊犁河畔開車兜風。
有一次放學后多忙了一會,去食堂有些晚,食堂就剩下了一碗湯飯,食堂的老師們都收拾得差不多,準備關門了,我想著把那碗湯飯吃完,湊合湊合就行了,也不想耽誤老師們下班。我坐下剛吃了一會兒,眼前突然端來了一碗冒著熱氣的牛肉,食堂的老師說:“小伙子只吃一碗湯飯怎么行,來,把這牛肉吃了,慢點吃,我們等你。”那是新疆的冬天,那碗牛肉是我吃過的最香的牛肉。
學校里年長些的老師,見到我們總會說:小姑娘、小伙子們大老遠來不容易,你們家人不在身邊,我們就是你們的家人,有啥事都給我們說。是啊,他們心疼我們遠道而來,他們怕我們想家,他們用真誠的心,用熱騰騰的飯菜,棉被,竭盡全力得扮演著家人的角色。
你不會走吧?——來自學生的需要,讓我想許他們一個永遠的諾言
新疆伊寧帶給我太多溫柔與感動,所以時常自省,我能給那里帶來什么。
我教地理課,有次給孩子們上課,展示了我的母校山東大學的圖片,孩子們很好奇,對我說:老師,那就是你上學的地方呀!真漂亮!我以后也要考上那么美的大學。
看著孩子們新奇的眼神,當時有一個念頭在我腦海中萌發(fā):可以通過最原始又最能傳遞感情的方式,在我上學和我服務的地方建立聯(lián)系。山東大學和新疆伊寧縣第四中學的學生,通過互相寫信,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分享著彼此的心情,同時又能給初中生們好好學習的激勵。我們給它起了一個浪漫的名字“信疆游――一張明信片的奇幻漂流”。
三月中旬,在母校學弟學妹們的配合下,信疆游活動拉開了序幕。我們以“寫給新疆孩子的明信片,聊聊家鄉(xiāng),聊聊理想,給孩子們寄去來自遠方的祝福,給你留下一份柔軟的牽掛。”為切入點,半天時間,四百張明信片被寫滿,母校的同學們都很期待自己的明信片會到達哪個小朋友的手中,傳書的大雁又將寄來怎樣的回音。我給班里學生講,我的同學們會給他們寄來明信片,你們可以相互聯(lián)系的時候,孩子們問:“老師,我們可以一直和你的同學聯(lián)系嗎?高中也可以?大學也可以?”我肯定地說:可以,他們很開心和你們做朋友。
現(xiàn)在我在想,也許將來,很多很多年以后,通過信疆游互相認識的朋友們在各地依舊保持聯(lián)系,聊聊家鄉(xiāng),聊聊理想,珍藏著心中那份溫柔的牽掛。
直到今天,五百多份明信片,承載著期望與祝福,還奔跑在路上。我這些天的慣性動作,是看物流動態(tài),想象孩子們收到明信片時,眼神里那明媚的笑。
這些故事都發(fā)生在志愿服務期間,或讓我心中暖流涌動,或讓我熱淚盈眶,它們組成了我志愿服務的全部,全部的真實的生活。沒有偉大,沒有了不起,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生活,真真切切的感情,點點滴滴的成長。
把青春熱血灑在這片土地上,盡自己綿薄之力服務西部,體會這場溫柔與被溫柔的人生!這就是志愿服務,這就西部計劃志愿者的生活,我們在這里等你們!謝謝大家!
(劉胤岐,男,漢族,吉林省延邊州敦化市人,為山東大學第十八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現(xiàn)服務于新疆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5-11 關注:
校園人物推薦
- 陳晨為他人帶來幫助是件幸福的事
- 陳晨,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曾任揚州大學第十七屆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團長,現(xiàn)任揚州大學團委學生兼職團干部。
- 校園人物 06-05
- 孫瀟一年支教青春“牽掛”一生志愿情懷
- 孫瀟,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動科動醫(yī)學院動物醫(yī)學專業(yè)16級研究生,現(xiàn)為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校園人物 06-05
- 彭偉扎根大山深處做守住清貧的健康使者
- 彭偉,四川宜賓人,200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在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xiāng)衛(wèi)生院工作。
- 校園人物 06-05
- 羅剛勵志青春最美妙,奮斗青春最充實
- 羅剛,男,漢族,中共黨員,1992年6月18日出生,安徽無為人。大學畢業(yè)后,他積極響應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
- 校園人物 06-05
- 董澤成扎根兵團壯志滿懷的“沙海老兵”
- 董澤成,男,漢族,甘肅定西人,中共黨員,2011年畢業(yè)于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同年參加西部計劃志愿服務于新疆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
- 校園人物 05-15
- 張千磊志愿服務是戒不掉的“癮”
- 張千磊,男,中共黨員,現(xiàn)任西南大學校團委學生兼職副書記,2015級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yè)研究生。曾獲2015年度中直機關節(jié)約型機關公益宣傳
- 校園人物 05-15
- 鄭國勇扎根基層十年唱響無悔青春
- 鄭國勇,男,中共黨員,先后擔任全國西部計劃志愿者、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大武口區(qū)法院助理審判員、大武口區(qū)檢察院民事行政科科長、
- 校園人物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