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5屆西部計劃西藏專項志愿者谷子博。我來自北京,現(xiàn)服務于拉薩市林周縣委宣傳部。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剛來拉薩其實我也有不適應,當然不是身體上的高原反應,所以大家放心,你們也可以安心的上高原啦。我不適應是因為看不見了熟悉的高樓大廈,換成了我愛的山山水水;摘下了我最討厭的藍口罩,換上了純天然無公害氧氣罐;也看不到了每天堵車堵到死的二環(huán)、三環(huán)、雍和宮,換成了每天柏油馬路上搖搖晃晃的牛交警們,分分鐘殺到單位,在也不用擔心上班會遲到了。對了,還有最不適應的就是,6點起床上班是什么鬼?天都還沒亮呢,8點半起床都還綽綽有余呢,中午還能美美的休息兩三個小時,這才是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嘛。
初見·陌生感
如果說還有什么不適應呢?那一定就是吃了,沒有了我最愛的媽媽牌早飯,吃上了藏面配餅子,現(xiàn)在一周一頓,不吃會想的;喝上了甜茶,味道更像濃郁一些的奶茶,強烈推薦你們嘗嘗;還有就是喝一杯我就飽的酥油茶,甜甜咸咸的,對高反有獨特功效哦。最喜歡的當屬帶紅血絲的風干牦牛肉,吃上去脆脆的,牦牛吃蟲草我們吃牦牛,天然無公害,絕對的綠色食品。除了這些特色美食,在西藏,你還能吃到川菜、魯菜、粵菜、湘菜、尼泊爾、意大利、印度菜,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親手烹制的家鄉(xiāng)菜,不管你是什么飲食習慣,都不會覺得不適應!
吃飽了,和我一起遛遛彎兒吧,先看看大家熟悉的布達拉宮,白天的它氣勢恢宏,夜晚的它柔情萬種,個人感覺夜晚與布宮更配。聽說,布宮墻體的涂料中會加入牛奶、白糖、蜂蜜來增加它的粘性,這么有食欲的它,不舔舔怎么行。一路向東,越過叢山峻嶺,穿過拉薩河畔,經(jīng)過向往的油菜花田,騎車游走在我服務地林周縣的田間小路,到林周濕地轉轉,感受一下“地球之腎”的美麗風光,在到虎頭山水庫看看嬉戲中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最后到熱振寺感受一下經(jīng)幡飄揚下的藏族風情。
都說世界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告別了城市的擁堵,克服了種種不適,才真正領悟到世界之大,才體會到青春的意義所在。而西部計劃對我而言,也絕不僅是了解生活在這里的人,發(fā)生在這里的事兒,更讓我收獲了別樣的精彩。
融入·歸屬感
到達服務崗位林周縣委宣傳部以后,生活就不再是游山玩水,而是一絲不茍的忙忙碌碌。作為縣委主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職能部門,這里的領導、同事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他們的工作態(tài)度為我上了第一課,小到文件中的標點符號,大到牽頭全縣的宣傳工作,隨處都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這一老西藏精神的真實寫照。
3.28西藏百萬農(nóng)奴解放紀念日,3月的林周,春寒料峭。策劃許久的升旗儀式如期舉行,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在曾備受苦難的高原之巔,在新西藏的藍天白云下冉冉升起,我情不自禁地與大家一起高唱國歌,那一刻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百萬農(nóng)奴解放成為國家主人的尊嚴感。而這一刻我在祖國的西部,以一位宣傳工作者的視角見證著這座歷史悠久的小城翻天覆地的巨變,踏實而驕傲。
藏歷新年,朔風凜冽的寒冬不能驅散小城干部職工服務群眾的熱情;天寒地凍的林周也無法冰封農(nóng)奴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年期間,“五下鄉(xiāng)”活動中,我們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尋常百姓家,看著候場時衣著單薄、凍得發(fā)抖演員們上臺幾分鐘后便大汗淋漓,臺下農(nóng)牧民熱烈鼓掌、積極互動;看著醫(yī)護人員不辭辛勞地走下田間地頭,工作量是平時的幾倍,滿是凍瘡的手緊緊相握之時一句“tuqiqi”(謝謝)足以讓任何人熱淚盈眶。這一刻,我懂得了,青春的意義不僅僅是詩和遠方,也是奉獻相助、相扶相幫;這一刻,一種被需要的情感撞擊我的胸膛,這回響是“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西藏人民的不負初心和勇于擔當。
從旁觀者到親歷者,是西部計劃讓我真正的走進西藏,走進林周,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一個異鄉(xiāng)人找到了歸屬感。
愛上·幸福感
迅速地融入了這個大家庭后,我積極爭取下鄉(xiāng)的機會,下基層的經(jīng)歷中,了解到了農(nóng)牧民的所想所需:西藏自然條件比較艱苦,生活條件有所改善的今天,仍有農(nóng)牧民身無長物、攻苦茹酸;西藏的孩子大多住在寄宿學校,沒有豐富的書籍和家長的陪伴。我接過志愿者前輩的接力棒,將業(yè)余時間全數(shù)投入到了公益活動當中去。
初到西藏,得知林周縣中學初二某班的一名女生家庭經(jīng)濟困難,我通過她的班主任按照每年1000元的標準對她進行資助,當她的母親得知給予資助的是經(jīng)濟同樣不富裕的志愿者時,幾次含淚拒絕,好在最后我們用真誠打動了這一家人。藏歷新年,她找到我的服務單位,小心翼翼地送上了一打精心包好的藏雞蛋,看著她瘦弱的背影消失在縣城的道路盡頭,我莫名的感動。或者這1000元對解決她家庭的實際困難不過是杯水車薪,卻換來她每逢節(jié)日的祝福短信和未曾間斷的小驚喜。
這次成功的資助使我萌生了我?guī)椭嗳说南敕,各位熱心公益的小伙伴的幫助下,我接過公益接力棒,開始了新的嘗試。我的嘗試有了回響,這一天我收到了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老師的回信,新東方?jīng)Q定為我們捐贈價值10萬元的圖書。為期一個月的聯(lián)絡對接幾乎占據(jù)了我全部的休息時間,幾經(jīng)輾轉5000余冊嶄新的圖書順利到達。我又開始為這份沉甸甸的愛心尋找落腳之處,最終將它們捐獻給曲水縣中學建立愛心書屋。書屋揭牌后,孩子們一起涌入,竟讓這個小小的空間略顯擁擠,朗朗讀書聲響徹了整個校園,他們將從這里,突破視線所及,他們將從這里,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我們的公益活動不止于此,西藏志愿者的公益活動也不止有我們。“愛心中轉站”、“探路援藏計劃”,藍天白云掩映下的一抹抹志愿藍,奔忙在公益路上。我們不過是渺小的個體,一樣可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們只是扶貧攻堅的汪洋大海中的一顆小水滴,一樣可以凝心聚力、奔流入海;厥變赡,我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中,我愛上了這里,也收獲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這就是我的服務地,這就是我的志愿服務生活,這就是我的公益路。在這里,遍地盛開著美麗的格;,藏語中格;ㄔ⒁庵腋:兔篮,正因如此,藏族人民也會把勤勞美麗的姑娘比作格;ā6谖铱磥,格;ň腿缤鞑2000名西部計劃志愿者一樣,她也是高原上最默默無聞的花朵。兩年的志愿服務經(jīng)歷,讓我體驗到志愿格桑之美,在于它盡己所能、不計報酬的無私奉獻;在于它風雨同舟、甘苦與共的團結友愛;在于它肝膽相照、與人為善的緊密互助;在于它意氣風發(fā)、百尺竿頭的不懈進步。作為一名西部計劃西藏專項志愿者,我更能體會到,志愿格桑之美,在于她扎根于肥沃而豐厚的土壤之中,這土壤是新西部的廣闊天地,是黨中央的關懷和團中央西部計劃的平臺,也是領導同事、家人朋友的支持和愛護,只有在這樣一片土地之上,才能綻放出最美的格;。
7月,我愿在百花叢中靜候你的到來,我們一起尋找青春的詩和遠方,一起演繹時代青年的志愿故事,一起用兩年并不長的時光,做一件終身無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