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0日,文學院團委學生會“歸雁成行,助力鄉(xiāng)村”志愿服務隊前往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參觀學習。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建設要注重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視察時的重要講話中對博物館進行了全面解讀,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建設也嚴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博物館內(nèi)文物多達5200余件,藏品種類豐富、歷史悠久,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見證作用。
志愿者在博物館參觀學習

工作人員為大家進行講解
合浦不僅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出土文物分布最集中、數(shù)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地區(qū),還是溝通嶺南與西南、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志愿服務隊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對博物館進行全面了解。工作人員引用“舉案齊眉”“紅袖添香”的例子對“陶案”“香爐”的歷史淵源進行詮釋,同時讓大家結(jié)合日常生活對“捻桿”“連罐”的實際作用進行思考。工作人員表示,合浦漢墓出土的琉璃、琥珀、瑪瑙、水晶、金花球等珠飾,以及“胡人俑座陶燈”“波斯陶壺”“紫色多面體水晶串珠”等,都是合浦作為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的有力物證,其中的“波斯陶壺”正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們特有的制作技藝印證著它們“漂洋過海”的歷史。
合影
方寸之間,一覽千年;一器一物,盡顯風度。此次漢代文化博物館之行,通過實物欣賞和現(xiàn)場講解,讓志愿者們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刻感悟到合浦濃厚的文化底蘊,有利于大家系統(tǒng)高效地了解合浦當?shù)氐娜宋娘L貌。
(編輯:黃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