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高廣大老年群體的防騙意識和應對詐騙行為的能力,同時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藝”養(yǎng)老的同時做到以“藝”反詐,通過高雅藝術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生活進而取締傳銷性質的宣傳活動來降低社區(qū)老年群體的被詐騙率,將以往防止老年群眾上當受騙僅僅通過宣講普及的方式拓展到藝術活動走進老年群體的形式,6月26日-6月27日,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熾光系桑榆,嘉言“藝”同行實踐隊前往日照市東港區(qū)石臼街道鳳凰社區(qū)對老年藝術團進行指導。
6月26日上午,實踐隊與益路同行公益組織聯(lián)合宣講了“非遺文化進社區(qū)·溫茶主題活動”。宣講團在伴隨著專業(yè)茶藝師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的過程中分別向老年藝術團講述了茶的由來,茶葉的用途,品茶的好處。老年人在感受茶的同時,了解了到了茶藝的相關知識,不僅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到老年人的視野中,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品嘗名茶,還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秧歌一舞煥青春,走進社區(qū),走進文化瑰寶
接下來,實踐隊邀請到了藝術機構輔導老師對老年藝術團進行了膠州秧歌的教學。指導老師首先展示了一段膠州秧歌舞蹈,指出膠州秧歌的精髓和學習技巧,再進行一對一指導舞蹈動作,針對舞蹈學習情況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讓老年群體更加深入了解秧歌這一藝術形式,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培養(yǎng)老年群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興趣,激發(fā)老年群體學習優(yōu)秀地域文化的熱情,豐富和活躍了老年生活,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社區(qū)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貫穿著一條抵御時間消蝕力、保持民族文化連續(xù)性的血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感是超越社會變遷、維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紐帶。保護和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結和綿延,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