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鄉(xiāng)村促教育, 走近孩童助成長
文/仇文遙
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中的農村教育發(fā)展,深入了解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情況以及自護教育現(xiàn)狀,推動廣大青年大學生身體力行地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2023年7月16-7月30日,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探育行者”鄉(xiāng)村振興促進團隊成員抵達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官莊村和演馬坡村,雙線開展以“護苗踏殊途,同歸振興路”為主題的,以關注鄉(xiāng)村兒童自護教育問題為重心的鄉(xiāng)村振興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躬身深入中國鄉(xiāng)村基層,充分發(fā)展自身文科專業(yè)特長,圍繞當?shù)亓羰貎和趯W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進行了解、溝通與解決,關愛幫扶弱勢群體并進行有關自護教育的宣講普及和實踐演練。
抵達實踐地點后,團隊成員用心傾聽發(fā)展村黨總支委員們的敘述,并開展動員大會,表達了大家將盡團隊最大努力改善和解決留守兒童們所面臨困難的目標和愿景。隨后團隊成員細致打磨典禮講話內容,以真誠為紐帶,初步構建起與實踐團隊與鄉(xiāng)村兒童和家長們的溝通橋梁。


開學典禮結束后,團隊成員正式開始教育輔導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紛紛走下講臺,貼近留守兒童身邊,耐心詢問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難,更希望了解哪方面的知識,有的放矢實事求是地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
在防溺水知識的講解中,大家一起體驗了模擬水下憋氣挑戰(zhàn),對溺水危險有了切實的體悟,并學到了許多實用的自護方法;緊張有序的消防演練也讓同學們在實踐中增長消防知識,提高自救避險能力。隊員盧若菲介紹到:“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別開生面又富有趣味的自護實踐教育讓孩子們在輕松歡笑中真正學會保護自己,像小苗一樣茁壯成長。”


教育課堂之外,實踐團成員俯身蹲下,他們傾聽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鏗鏘地朗誦著古典詩文,站在孩子們的視角和他們一起用涂鴉的畫筆探索美麗的世界。隊員李婧漪在參加活動時有感而發(fā),在筆記中記下這樣一句話:“看見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觸和五彩的筆墨將眼里的美好都映射在他們的畫紙上,我也覺得這世界如此美好而珍貴。”




在一天的活動結束后,“探育行者”鄉(xiāng)村志愿隊的成員們親自到留守兒童家中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們家庭教育情況,詢問他們的困難疑惑并竭盡全力給予解答和幫助。面對家長們有關孩子教育的疑慮和問題,不少成員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給家長們提出不同視角的切實可行的建議。


隊長李婧漪說:“在整個活動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孩子們的期待和村莊對我們三下鄉(xiāng)活動的重視。在活動中,孩子們滿眼期待地問我們,‘哥哥姐姐,你們會給我們上幾天課呀?’孩子們的期待和村里的熱情,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做好這次實踐活動的決心,支教并不是逢場作戲,而是真的幫助到他們。”


“探育行者”鄉(xiāng)村志愿隊到發(fā)展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安排有效促進了團隊成員對發(fā)展村當?shù)亟逃h(huán)境與留守兒童學習情況的了解,為未來活動的持續(xù)開展奠定良好基礎。躬身鄉(xiāng)村促教育,走近孩童助成長,團隊成員將繼續(xù)貼近發(fā)展村留守兒童和當?shù)卮迕耖_展實踐活動,為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注入青年大學生的青春力量。教育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護苗踏殊途,同歸振興路。
攝影:李婧漪、盧若菲
校對:李婧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