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來趕集,普法服務零距離
為進一步推進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走深走實,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增強居民群眾法律意識。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習法先鋒實踐隊前往山東省濰坊市市區(qū)、臨朐縣兩地多集市開展普法調研活動,普法志愿“趕集日”為契機, 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現(xiàn)場,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原汁原味的生活語言,讓這樣的普法活動更接地氣。在印有“您關注的問題,我宣傳的主題”、“讓法律制度走進基層,增強全民法治理念”宣傳標語的易拉寶周圍,實踐隊員們?yōu)檫^往的趕集群眾分發(fā)自制的普法紙質圓扇和《民法典》宣傳頁,向大家耐心講解反詐騙、消費者權益、法律小常識等內容,受到來往群眾的廣泛關注。
反詐騙作為當今最熱門的內容之一,也同樣是此次法治宣傳活動的核心內容。“奶奶,您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有沒有遇到過詐騙呢?”“沒有,我警惕性可高了。”“我聽說過常見的詐騙形式,我只知道有電信詐騙,網(wǎng)絡詐騙,假冒中獎信息詐騙。”“我有一次就打電話報警了。”“我們老師都說了,讓我們下載國家反詐APP”句句純樸的回答展現(xiàn)了鄉(xiāng)民們對反詐騙的認知,同時實踐隊員們也發(fā)現(xiàn)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對反詐騙、消費者權益保護、禁毒等領域相關的法治知識有一定的欠缺。
活動現(xiàn)場,濰坊市居民王女士向實踐隊成員咨詢關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事宜,王女士談到,王女士分享其在參觀就餐時,打包回來的食品中有蟲子,并向商家索賠,但商家不愿進行相關賠償,王女士向宣講團尋求幫助,實踐隊成員認真向王女士剖析其中涉及的法律知識,并希望王女士能夠及時保留證據(jù),積極與商家進行溝通,爭取和解,必要時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幫助。昨日,實踐隊成員收到王女士信息表示已經與商家進行和解,并表達對習法先鋒實踐隊的感謝。
“普法進集市就是要這樣貼近群眾,用更加接地氣的口吻轉換法律的表達形式,切實將法治的力量帶到群眾身邊,改變并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中。”習法先鋒實踐隊成員劉書涵如是說。今天我們通過發(fā)放宣傳單、宣傳讀本及現(xiàn)場講解等方式,對《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現(xiàn)場向商販以及農戶進行解讀,面對群眾的問題進行解答,宣講覆蓋面群眾涉及咨詢近百余人次,真正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表達,在社會上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向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法律人靠近。
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讓宣傳普法更加深入人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習法先鋒實踐隊利用各種宣傳方式開啟全方位普法,開展普法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等多樣化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積極響應共青團中央的號召,開展精準普法,延伸法律觸角,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作者:劉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