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風飄白日,光景西馳流。在孤獨癥孩子們的澄澈無比的靈魂之中,散發(fā)著青春爽朗的味道。為更好的給孤獨癥群體提供實質(zhì)性幫助,讓更多人了解孤獨癥,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qū)心向冬青支教團赴大連市晨光書院自閉癥康復服務(wù)中心開展了為期五天的孤獨癥支教活動,獲得了一定的反響,并且受到了一致好評。
實踐前期,團隊在校慶文化節(jié)上開設(shè)攤位,為晨光書院孩子們制作的手工藝品提供義賣平臺,并通過趣味問答的方式宣傳孤獨癥知識;認真進行招新工作,設(shè)計海報并張貼,為開展宣講會充分備講并設(shè)計專屬獎品;以線上線下結(jié)合的方式發(fā)放孤獨癥知識問卷,為大眾科普孤獨癥,共收集到196份問卷,結(jié)果表明,公眾對于孤獨癥群體的接觸甚少,對孤獨癥存在許多知識誤區(qū)或盲區(qū),由此看來,宣傳孤獨癥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初到書院時,特教老師講授了支教的注意事項,隊員們認真做好筆記。在接下來的幾天,隊員們作為影子老師陪伴孩子們上課,成員們的到來讓平常的課程體系更加豐富,做面點課、繪畫課……充滿了歡聲笑語;隊員們還教育孩子們生活自理:上廁所后需要洗手、垃圾要扔到垃圾桶中……冬青們每日耐心提醒,不厭其煩。藍色星星窗簾、立體繪畫、手工折紙的小燈籠與紙船等等都是孩子們和冬青成員的作品,滿是回憶。隊員們還帶領(lǐng)孩子們出行接觸社會,孩子們在冬青們的陪伴下,踏過黑石礁與梭魚灣的海邊,打卡過梭魚灣足球場,沉醉于空中花園的綠植美景,參觀過大連自然博物館與花卉市場……孩子們拓寬了視野,通過親身實踐感知這個世界。
除了日常的陪伴,團隊還注重孤獨癥知識的采訪調(diào)研與公共科普,以此來提高社會上對于孤獨癥的接納度。隊員們在公交車上簡短介紹孤獨癥知識,吸引感興趣的市民參與討論,進而達到宣傳科普的目的;在陪伴孩子們出行之際向周圍的市民進行采訪,很多市民都表示:我們應(yīng)該多多關(guān)愛孤獨癥孩子們,包容他們。同時,團隊在征得相關(guān)管理員同意后,于公共場合張貼愛心小貼士,通過簡短精煉的文字呼吁市民們尊重、平等對待孤獨癥群體。
離別之際,支教團的大廚們?yōu)槌抗鈺褐谱髁藘刹艘粶,隊員們?yōu)槊恳晃缓⒆訉懴滦偶為書院捐獻了生活用紙,團隊得到了書院的志愿證書和捐獻證書的表彰。
最后,團隊邀請院長和老師們進行了“茶話會”,每位成員就一周的實踐進行了感悟分享,還對未來的實踐提供了創(chuàng)新的想法。院長評價道:“晨光書院見證了你們的成長,‘心向冬青’支教團隊是我們書院最欣賞的一批青年團隊,本次實踐團成員是我認為有史以來最專業(yè)、最有心的志愿者,我們永遠歡迎你們的到來。”院長的肯定讓團隊倍受鼓舞,堅定了隊員們心中投身公益的信念。
短暫的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結(jié)束了,通過這次“心向冬青”第四期支教活動,不僅讓晨光書院的孤獨癥孩子們感受到了志愿者的溫暖,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讓特教老師們知道了——社會上已經(jīng)有很多年輕的血液,愿意和他們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同時,團隊有力地向社會宣傳了孤獨癥和晨光書院,呼吁了更多的人尊重、關(guān)愛孤獨癥群體,團隊也很好的宣傳了大連理工大學,展示了大工學子的青春風范。千里不辭行路遠,青伴星行到天涯,相信實踐團成員們將把珍貴的記憶埋藏心底,帶著一顆守護星光的熱忱之心再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