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學子三下鄉(xiāng):學習家鄉(xiāng)黨史,傳承紅色基因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學黨史、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學習家鄉(xiāng)黨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傳承紅色精神,將鄉(xiāng)土情懷和紅色基因緊密結合,七月二十日,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紅色信使尋訪團”實踐隊隊員李笑來到了冀魯豫紀念館,探尋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紀念館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占地非常大的廣場,周圍綠樹成蔭,栽有許多珍貴樹木,空氣清新,且設有多處意境豐富的景點。十分適宜市民們平時的休閑娛樂。一排排松樹傲然挺立,像是在象征著烈士的堅強不屈堅忍不拔的品質。實踐隊隊員首先懷著肅穆的心情瞻仰了位于廣場東面的烈士雕塑,記錄他們的英雄事跡。實踐隊員紛紛表示有被他們犧牲時年紀之小所震驚到。
紀念館內(nèi)清晰的記載了從中共國共產(chǎn)黨成立到新中國成立中在冀魯豫邊區(qū)發(fā)生的重要歷史的時間、事件和在革命中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現(xiàn)代虛擬技術、舊址復原、繪畫、地面塑形和燈光音響相互交融的形式使館內(nèi)陳列立體化,在史實敘述和陳列展覽下,凸顯出各個展館的特色。在浴火抗日展廳內(nèi)陸房戰(zhàn)斗中革命戰(zhàn)士與日本侵略者廝殺的場景,將實踐隊員拉到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耳邊是沖鋒的號角,連天的炮火,眼前是革命先烈與敵人激烈的廝殺,血流成河。讓實踐隊員不由得熱血沸騰,喚起了身體深處的紅色,迸發(fā)出濃厚的愛國情感,深刻意識到了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也對革命先烈懷有更高更崇高的敬意。
在一個個展廳內(nèi)的一張張照片、一個個實物陳列、一張張文獻資料,展示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將實踐隊員帶入了那段崢嶸歲月,紀念館的墻上展示的在魯西南邊區(qū)開展革命的一位位領導人的簡略生平和著名烈士的事跡。短短幾句話,講述了他們的一生,而實踐隊員們深知他們的付出貢獻遠不止這些,對革命中做出貢獻的人也遠不止這些,實踐隊員在散葬烈士集中安葬紀念園里哀悼了那些沒有姓名的烈士,實踐隊員感嘆道雖然他們不被人記得姓名,但他們的事跡會被人永遠記住,不會被人們遺忘,以后的人們都會記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chǎn)黨人。
在活動的最后實踐隊員表示,通過參觀復原的舊址,應用于虛擬技術革命者的自述,還原的戰(zhàn)爭場景,一張張真實的文獻,一件件保留的戰(zhàn)爭年代的物品,使歷史書上的知識點不再枯燥,變得鮮活起來,生動展示了革命先烈戰(zhàn)斗和生活的場景,具有很重要教育意義。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遇到了父母帶孩子來參觀的的王先生一家,通過采訪王先生告訴實踐隊員趁著假期帶孩子來紀念館轉一轉,讓孩子銘記歷史,知道革命能取得勝利是多么不容易,現(xiàn)在的國泰民安的來之不易,讓孩子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F(xiàn)在的父母教育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更加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冀魯豫工作人員告訴實踐隊員現(xiàn)在正值學生們放暑假,來參觀的人變多了,很多這樣的王先生一家這樣一家人帶著小孩來參觀,近幾年冀魯豫紀念館成為荷澤地區(qū)各中小學校辦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國防部門舉行儀式的國防教育活動,各企業(yè),行政事業(yè)等單位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將紅色教育從小抓起,不讓下一輩忘記歷史。
參觀學習結束之后,隊員們紛紛表示,感受到了被愛國主義精神的洗禮,拋棄歷史的人也將會被歷史所拋棄,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和平年代,但學習歷史仍然非常有必要,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的、積極的學習黨史知識,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對革命烈士懷有更崇高的敬意,以他們?yōu)榘駱酉蛩麄儗W習,爭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人民服務。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9-06 關注: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