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土家千年文化,展民族文化新風。7月7日,合肥工業(yè)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赴湘西里耶“弘揚土家千年文化,綻放非遺絢爛之花” 實踐團隊前往里耶古鎮(zhèn)開展
科技“拾遺”活動:為古鎮(zhèn)拍攝360°全景圖,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講解古鎮(zhèn)的文化特色,制作VR視頻還原秦簡博物館的全貌,以科技力量賦能傳統文化保護工作.
360°探古城,科技創(chuàng)新展新貌。湘西的里耶古鎮(zhèn),土家語為拖土,歷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是一個充滿了民族色彩的地方。里耶古鎮(zhèn)位于湘西龍縣最南端的酉水河邊,是土家族的發(fā)祥地,清朝時期這里就形成了碼頭商埠,從而形成了黔、川、湘、鄂等地比較繁華的貿易交流中心。里耶古鎮(zhèn)曾被評為“全國考古六大發(fā)現”之一,因此擁有“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里耶秦簡牘”的評價。
實踐團走進古城,用全景相機和無人機為古鎮(zhèn)全方位拍攝街道、建筑全景圖。穿過一條條街道,土家族特色建筑映入眼簾,長長的石板巷,古樸的吊腳樓,風格統一、特色鮮明。木質建筑給人以沉靜肅穆之感,為古鎮(zhèn)增添了獨特韻味。街道同時融合了贛、蘇、皖、浙、西洋等建筑風格,形成了里耶地區(qū)獨有的多元結合的建筑特色。當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重點打造以土家風情為特色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團隊成員以科技賦能激活了土家族文化在文化傳承保護中的“新活力”。
圖為實踐團在里耶古鎮(zhèn)合影。
線上直播話古城,開辟傳播新途徑。實踐團在嗶哩嗶哩開展了線上直播活動,講解古城的歷史、建筑、文化習俗以及發(fā)生在這片土地上的動人故事,帶領觀眾一起感受土家族文化的魅力。
團隊成員走進里耶后景街,講解街區(qū)的建筑風格,帶領觀眾領略古樸溫馨的建筑之美;沿著里耶大橋,講解沈從文筆下的“白河”——酉水的故事。酉水是古城發(fā)展的“見證者”,養(yǎng)育著兩岸居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景帶。誕生于酉水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酉水船工號子是講解的重點,內容囊括了土家人的人文歷史、地理風貌、處世哲學等,一聲聲呼號將土家族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實踐團希望通過直播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中,讓更多人看到中國古鎮(zhèn)的風貌、風采與風情。
圖為實踐隊在線上直播介紹土家文化.
全景拍攝博物館,VR還原促發(fā)展。實踐團來到里耶秦簡博物館,這里收藏著簡牘、青銅器、陶器、玉石等珍貴文物共400余件,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7200平方米,被專家譽為秦朝的“百科全書”,館藏文物向世人展示了兩千多年前秦人智慧的超然和魅力,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和價值!“里耶秦簡的發(fā)現,其學術價值足以與敦煌文獻、甲骨卜辭媲美。”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李學勤先生評價說。實踐團成員利用全景相機按照游覽順序全方位拍攝館中的每一個展覽室,并對其中的展品、特色建筑、雕像進行單獨拍攝和特寫拍攝。當日實踐結束后,團隊成員將利用VR技術,結合拍攝圖片,制作“數字秦簡博物館”。用戶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觀看線上秦簡博物館的真實場景,身臨其境地參觀每個展室,點擊展品、雕像便能看到其高清圖片及文字介紹。
實踐團隊希望結合學科特色,通過數字技術讓博物館活起來,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身臨其境地欣賞到秦簡博物館的全貌,了解里耶歷史文化,以實際行動為保護土家族歷史文化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隊在秦簡博物館合影。
本次活動中,實踐團隊通過高清全景照片、虛擬現實技術等方式,生動地展示里耶古鎮(zhèn)的風貌和文化遺產,為外地游客提供身臨其境般的游覽體驗。數字人文的應用,可以增強公眾對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和了解,激發(fā)公眾對土家族文化的興趣,促進土家族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通過嘩哩嘩哩直播、小程序、VR視頻等新媒體手段,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拓寬土家族文化的傳播途徑,推動土家族文化傳播向立體化、多樣化方向發(fā)展,以科技手段助力文化傳承和保護,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