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熠星,久伴同行——向留守兒童傳遞溫暖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
本著深入衣村基層,了解和支援農村教育,盡我們的最大努力提高孩子們的知識能力和確立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開拓孩子們視野的宗旨。也為了磨練當代大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吃苦耐勞和樂于奉獻的精神,也為了讓社會領略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更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和實踐能力,便于以后更好的服務社會及回報社會,讓留守兒童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幢睅煼洞髮W在2022年開展了“逐夢熠星,久伴童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身為淮師2020級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一名學子的我積極參與此次青年志愿活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這些留守兒童。
當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近7000萬,他們的成長和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留守兒童是兒童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關愛留守學生,接觸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共同構筑關于“留守兒童”的一套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家庭,學校和政府來說,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團隊小分隊選擇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這一主題。我們希望采用實地走訪調查等多種方式,盡可能多的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與問題進行探究。
團隊成員曹靜雯此次來到了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潛口鎮(zhèn)蜀源村,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如今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相比較從前,已經有課很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些許問題:資源匱乏,教育滯后等。團隊成員曹靜雯選擇了一戶家庭,孩子下半年上三年級。團隊成員分向該孩子分享了必讀的一些書籍以及讀書的重要性!此外,還通過輔導孩子的作業(yè)(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查缺補漏,跟孩子進行了一些小游戲。最后,由于身處農村,未孩子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十分好奇,團隊成團曹靜雯向他描述了有關外面的世界,告訴他一定要努力學習。團隊沉管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個需要被關注的特殊兒童群體,認識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此次活動,團隊成員給孩子帶去的不只是一種學習萬式、思維萬,而且還有開闊的眼界,讓他們在歡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同時,團隊希望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在留守兒童和社會間搭起一座橋梁,讓他們看到社會溫暖的一面,給他們一個傾吐自己內心的機會。雖然帶給孩子們的東西微不足道,但是即使只能改變一個孩子,那也是一種成就。希望更多的大學生能夠置身于這樣的活動中培養(yǎng)目己的社會責任感,提升目身的實踐能力,天愛社會,回報社會。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2-08-06 關注:
社會實踐報告推薦
- 訪鹽堿改良,探可持續(xù)發(fā)展良策
- 山東省政府提出要整合全省要素資源,全方位支持推動黃河三角洲國家農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示范區(qū)高質量發(fā)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鹽堿地綜合利
- 社會實踐報告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