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時掌握鄉(xiāng)村科技發(fā)展現(xiàn)狀,了解村民對互聯(lián)網與人工智能產品的接受和使用程度。增加青少年科普意識,營造濃厚的科普宣傳氛圍。安徽信息工程學院“AI-蕪中聲有”實踐團于7月10日至7月12日在合肥市肥東縣元疃鎮(zhèn)開展了關于AIUI智能產品普及程度的問卷調查活動以及科普講堂活動。
調研過程中,團隊以“問卷+走訪”的形式,深入了解當地村民對互聯(lián)網與人工智能產品的認知和使用情況。在訪問的過程中,兒童主任李女士表示目前的語音輸入法非常便捷、實用,可以實現(xiàn)方言轉文字的功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李同學是一名準大學生,在不久前完成高考志愿填報,他說在填報過程中填了人工智能、計算機這些專業(yè),他表示對科學技術有著極大的興趣。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而人才隊伍培養(yǎng),重在教育。鄉(xiāng)村孩子科技素養(yǎng)的提升,才是從“源頭”上的振興?茖W教育是鄉(xiāng)村振興的基石。全職媽媽榮女士表示對抖音、淘寶等APP推薦的視頻及商品很滿意,非常實用。相信,人工智能將會在未來走進千家萬戶,惠及更多人。
(圖為團隊成員訪問兒童主任李女士)
(圖為團隊成員訪問李同學)
(圖為團隊成員訪問榮女士)
7月11日,實踐團開展了AI科普大講堂活動,活動伊始,張凱通過精彩的講解、豐富的案例和生動的動畫演示,向學生們講解了人工智能的含義。隨后,他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工業(yè)、醫(yī)療、教育、家居等領域的應用,過程中穿插生動有趣的視頻資料,展示人工智能的技術。例如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訊飛智能語音技術,給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帶來了極大便利。
(圖為講堂現(xiàn)場)
本次科普講座的開展,不僅促進了人們對AI知識的了解,更培養(yǎng)了小朋友們對AI的興趣,同時也是落實我國AI相關政策的有效途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能夠了解AI,走進AI,學習AI,為祖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