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重踏長征征途,構建數(shù)字豐碑
東南大學“長征記憶尋訪團”社會實踐團隊于2024年7月13日至8月3日開展了主題為“重走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的社會實踐活動。歷時近三周,行程超過2500公里,團隊深入四川、貴州等地,踏訪紅色教育基地,重走長征路,訪談紅色人物,并運用青年視角和數(shù)字科技,生動展現(xiàn)了長征精神的偉大與時代價值,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
重走長征路,領悟長征精神
實踐團成員們重走長征路,親身感受著紅軍戰(zhàn)士們在艱難險阻中展現(xiàn)出的堅韌不拔和英勇無畏。在瀘定橋上,他們仿佛看到了紅軍戰(zhàn)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勇奪瀘定橋的壯烈場景,心中涌動著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敬意。在雪山草地中,他們跋山涉水,克服高原缺氧、惡劣天氣等困難,互相扶持,團結協(xié)作,體會了紅軍戰(zhàn)士們翻雪山過草地的艱辛歷程,深刻領悟到長征精神的偉大內涵。重走長征路,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激勵著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2踏訪紅色基地,感受紅色文化
實踐團成員們先后參觀了四川省瀘州市四渡赤水陳列館、貴州省習水縣四渡赤水紀念館、貴州省遵義會議紀念館、遵義會議舊址等重要紅色教育基地。在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地方,實踐團成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到了紅軍長征路上的艱辛與偉大。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張張珍貴照片,一個個感人故事,都深深觸動著成員們的心靈,讓他們對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和長征精神的偉大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訪談紅色人物,傳承紅色基因
實踐團成員們采訪了抗美援朝老兵、退役軍人、長征親歷者的后代以及紅色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故事,感受長征精神的傳承與發(fā)揚。這些訪談對象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長征故事,也展現(xiàn)了長征精神的時代意義和現(xiàn)實影響,其中,當被問道在導游過程中有什么深刻記憶時,夾金山的紅色旅游小向導劉雨菲說:“有一次,我?guī)б蝗捍蟾绺绱蠼憬惴^夾金山,還講了紅軍翻雪山的故事,他們都很感動,還和我一起唱了《歌唱祖國》。我覺得特別自豪,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4用青年語言傳揚長征精神
尋訪團積極運用新媒體平臺,建立數(shù)字化平臺,制作微信推文、視頻宣傳,并設計制作了長征主題文創(chuàng)產品,用青年視角和語言,讓長征精神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5踐行長征精神,服務社會發(fā)展
實踐團不僅將長征精神融入自身行動,更將這份溫暖傳遞給更多人。他們積極參與“愛從家開始”新生家訪活動,線下走訪5名新生家庭,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實踐團成員們與新生和家長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傾聽他們的心聲和需求。他們不僅為經(jīng)濟較為困難的新生送去生活和學習物資,更將長征精神中的互幫互助、共克時艱的理念傳遞給每一位新生和家長,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和社會的關愛,增強他們面對未來挑戰(zhàn)的信心和勇氣。
此次社會實踐讓團隊成員們深入了解了長征歷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長征精神的內涵和價值。這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激勵著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文字:施雨佳 李思濛 先雪汝 鄭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