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沒有后悔的路可走。感謝在紅塵中經歷的一切,因為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事情要做,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存在。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人生每個階段的事情做好。只有經歷了,才會懂得價值所在。
我想一定是我念舊的情懷,讓自己莫名的想到了那些走過的歲月、那些經歷的往事。一顆有夢的心,在艱難的跋涉了很長的旅途后,終于在明媚的夏日與昨天最后揮別。準備關閉曾經喧鬧的釘釘、微信群,斬斷曾經有過太多痛并快樂的時光。從此獨居一隅,與“世”隔絕,與文字相伴,淺淺地訴說,心情無休止的糾纏著曾經的燃情歲月。
退休開始了倒計時,心還沒有退休的準備。不愿意妥協(xié)于現實,也不想委屈內心。所以,依然把太多的時光放在了追夢上,因為,還有許許多多的快樂值得我去回憶。也許,我所經歷的要比別人痛苦;也許,我所經歷的要比別人快樂。不論怎樣,都已經成為過去。人生讓我的經歷未必是別人可以經歷的,而且我所經歷的也是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內心與現實交戰(zhàn),而旅途注定是封鎖著的,也注定是夢想而已。
在這樣的時刻,表面上看來只有沉默才顯得更為平靜,而內心早就“兵荒馬亂”,天翻地覆了。這樣的時刻,依然還是在自己的小我世界里與歲月糾纏,卻不愿意再讓人看見我的另一面,不想再給人那種失落的感覺。于是,默默的敲打鍵盤,默默的記錄,直到內心與現實都安穩(wěn)的相互妥協(xié)于經歷的歲月里。
我是一個極感性的人,會為某部悲傷電影潸然淚下,也會為某片飄落的黃葉獨自傷懷,或是沉浸在某曲憂傷的旋律中難以自拔。有人也曾經說過我線條太細,精神世界會苦。還說人不但要有的小情緒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有自己的大格調。我開始反省,慢慢明白,生活總歸是生活,自己除了擁有一些人生經歷外,還需要有洞察世事的智慧,這樣才能打造健全的自己。
經歷了愛別人和被別人所愛的整個過程,不同時期對愛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應該說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于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而取決于自己的心態(tài),幸福的特征就是心靈的平靜,所謂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幸福就是當渴求在被得到滿足或部分被得到滿足時的感覺,是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反之,獲得的幸福感就是暫時性的,就像不幸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會逐漸淡化。所以,如果想繼續(xù)擁有幸福,想過幸福的生活,就必須去不斷地滿足更多的渴求。真正的經歷是懂得而不是放縱,用心去感受,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會變得乏味。經歷離不開懂得,沒有懂得的延續(xù),那來經歷的開始?經歷其實是懂得成熟后的一種產物,在一定意義上讓懂得更加的深邃和賦有內涵,并賦予了懂得一種神圣的責任,來完成一種經歷的延續(xù),使未來的一切繼續(xù)繁衍生息,給生活一種希望。
如今,我心靈深處,還未褪盡經歷的味道,而我卻要開始打點經歷的一切了。其實我對追夢的認識與要求,相當寬泛,甚至是非常放任。這些年,勤于筆耕,文字終是攢了一些,加之比較念舊,素材總舍不得扔,書柜里竟是滿滿當當的收獲。
這些收獲的文字,大都與我有過一段塵緣,與我一起看過春來,又送了冬去。與其相伴,我會想起,何時,何地,在哪里采訪回來,到了哪個小站,甚至可以記清是上午或是下午,鋼軌人生就像一本厚重的日歷,記述著我平日里沒機會去想,或者有機會想時,卻又想不起的人和事。偶然翻動,這些年間的經歷,一下子漸然清晰起來,但這種記憶除了讓我從心底發(fā)一聲感嘆之外,更多是懂得了人生的價值在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