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廣富林街道的25個核酸采樣亭的“轉型再就業(yè)”,配套的功能化設計也“緊隨其后”——廣富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潔和松江大學城各高校領導共同啟動地校連推項目。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為更好地號召同學們參與到項目當中,成立了設計賦能核酸亭“華麗轉身”——助力人民城市藍圖繪就暑期社會實踐團,目前實踐團已經(jīng)已經(jīng)通過了機械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院級立項和東華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校級立項,項目內(nèi)容得到院校層面的大力支持。
7月4日上午,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和設計賦能核酸亭“華麗轉身”——助力人民城市藍圖繪就暑期社會實踐團作為代表來到廣富林街道211黨建展示廳,與街道黨工委發(fā)起了一場“設計+美好生活”核酸亭改造項目對接會,進一步勾勒出“七色橋”區(qū)域化黨建項目聯(lián)推藍圖。
在會議上,我實踐團成員和黨委老師與廣富林街道黨工委就“設計+美好生活”核酸亭改造項目的對接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會議上,廣富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吳依佳提出,要基于居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打造重點功能型核酸亭,以點帶面推動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建設。東華大學機械學院黨委副書記楊蓉老師以歷年優(yōu)秀設計案例為引,闡述了項目設計的理念,打開了全場關于核酸亭設計的討論話題。隨后,我實踐團成員以已完成改造的核酸亭為例,結合實踐團對核酸亭功能結構進行的分解構思與初步設計進行了項目方案的預展示,得到了在場人員的一致肯定。
下一步,我實踐團將會分為三個小隊分赴將要進行核酸亭改造的16個社區(qū)共計25個核酸亭進行實地調(diào)研并與對應的居委會展開更加深入的交流。在實地調(diào)研過程中,我實踐團將會對核酸亭的位置、用途、改造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調(diào)研,并通過發(fā)放問卷、街頭采訪等形式深入了解社區(qū)居民的想法和建議,切實對標居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