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農村兒童的課余生活情況,助力推進西部山區(qū)農村小學精神文明建設。蘭州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隴豫魯蜀五小只”實踐團隊于2023年7月12日前往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大蘆鎮(zhèn)浙江卡森希望小學,旨在豐富農村兒童的課余生活,傳遞正能量,實踐隊員表示,堅決貫徹互幫互助、助人自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志愿者精神,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和責任擔當,為推進農村小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走進家校內部,傾聽基層心聲在前期的工作中,團隊成員在隊長的帶領下共同召開多次線下會議,引入相關測定指標和測評體系,結合指導老師的意見與資料文獻的參考,力求打造出一份盡可能合適的調查問卷。經認真討論和反復商榷,調查問卷定稿在7月11日誕生,采取學生填寫問卷與走訪學生家長結合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結束后,團隊成員及時對數據進行了處理與匯總,同時也分析走訪過程中家長所提供的信息。這些數據后期會與城市孩子的課余生活進行對比,為豐富農村兒童的課余生活建言獻策。
圖為志愿者在走訪家長調查農村兒童的課余生活
文體并蒂花開,拉近彼此距離在為期十天的實踐活動中,志愿者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不管是啟迪智慧的五子棋,還是開發(fā)想象的太空泥;不管是燃燒激情的籃球,還是休閑放松的羽毛球;不管是慷慨激昂的紅歌合唱,還是充滿勇氣的個人solo。志愿者們都看到了小朋友們愛藝術、愛體育的一面。“我對大哥哥大姐姐們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以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乒乓球,現在我對乒乓球運動充滿了熱愛,希望大哥哥、大姐姐下次還可以來!”小朋友魏子萌表示。一次次、一場場文體活動的開展,拉進了志愿者與小朋友們之間的距離,小朋友們從最初的羞怯變?yōu)榱撕髞淼氖旖j,同時也向志愿者們吐露心聲,為志愿者們在后續(xù)工作中提供了極大幫助。
圖為志愿者和小朋友們在做文體小游戲
“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社會實踐是一次很好的走出學校、接觸社會的機會,能夠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經歷。”團隊負責人張曦丹表示。通過此次志愿活動,青年志愿者們與農村兒童一起玩鬧成長、距離不斷拉近,促進了農村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心關愛農村兒童,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成人成才,是我們的責任亦是全社會共同的使命與責任。
圖為志愿者和小朋友們的集體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