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其中,幸福地做孩子喜歡的好老師
發(fā)布時間:2024-12-13 閱讀:
當一名人民教師,是查靜少年時期的理想。當夙愿成真時,她懷揣著火一般的熱情投入到教書育人的事業(yè)中。她從一名青澀的師范生、教育新人,成長為教育骨干、全國模范教師。"做樂在其中的教育人"是查靜不變的教育追求:從教25年,擔任班主任20年,送走9屆畢業(yè)班,她仍樂此不疲地扎根在教育一線、當一名幸福的語文老師。目前在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擔任語文老師的查靜,就像一臺不知疲倦的永動機,有燃燒不盡的動力,即使年過不惑,仍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地工作。她的時間表里,只有朝七沒有晚五。因為樂在其中,所以幸福著幸福的每一天!
難忘實驗班:實踐出真知教學做合一
1991年9月,懷揣著兒時教師夢的查靜如愿進入曉莊師范學校(南京曉莊學院的前身)學習。入學的第二天,她就被告知:自己重新被安排到年級的實驗班917班學習,這個實驗班的全稱是"二一分段雙元制改革實驗班"。初時懵懵懂懂,只知道實驗班的課程、實踐的安排與普通班不同。后來她才慢慢知道:實驗班為師范生創(chuàng)造了許多學習新空間,量身定制了很多學習新課程,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心靈。
在校期間,查靜參加了乒乓社團,成了鋼琴高手,一手簡筆畫惟妙惟肖,擔任了集體舞領舞,還被挖掘出了小品演員的潛力。走上工作崗位后,這些愛好都成了她的特長,拿過學校青年女子組乒乓球比賽冠軍,班級板報常被評為一等獎,班級排個文藝節(jié)目輕松高效。實驗班還為師范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實踐時間,課程的設計更貼合師范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實際需要。查靜還記得,三年級上學期,整個學期班級的同學都在各實驗小學頂崗實習。這讓初為人師的查靜和同學們既感到興奮,也著實收獲了很多。實習指導老師們普遍反映實驗班的實習老師們不怵課堂,與學生相處融洽,教學實踐能力也確有進步。這既體現(xiàn)了"實踐出真知"的真理,也是陶行知校長"教學做合一"思想的印證。
難忘恩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回憶起曉師中師三年加大專兩年的時光,多位老師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若論起對查靜影響最大的,莫過于這兩位授業(yè)恩師。
中師三年實驗班的班主任鄭曉老師,是查靜最最感恩的"老班"。查靜還記得實驗班成立的第一天早操列隊的時候,走到她身邊的鄭老師的模樣:五十多歲,個子不高,打扮得卻挺時髦。"她拍了一下我的胳膊,笑著說:‘查靜同學,請你做我們917班的班長吧!’"30年過去了,今天回想起當時的這一幕,仍然清晰無比。當時的查靜心中閃過詫異、驚喜,也有一絲猶疑:不知道鄭老師為何在幾乎是見面的瞬間,就選中了自己?接下來三年的學習時光,這位如慈母般的鄭老師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細心、耐心和愛心,讓她的學生牢記了幾十年。
大專班的古代漢語課是由德高望重的江蘇省特級教師曹恩堯先生執(zhí)教的。查靜記得:曹先生一頭銀發(fā),精神矍鑠,是同學們格外敬重的老師。在曹老師的課堂上,所有學生都會認真記筆記。"不是因為曹老師要求嚴格,而是我們被他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真心折服。"那工整美觀的粉筆正楷板書,一直留在查靜的記憶中,"哪怕一個筆畫寫得不夠規(guī)范,曹老師都會認真地擦去重寫。講古代詩歌時,曹老師經(jīng)常以詩句注解詩句,與葉嘉瑩教授的教學很相似。"查靜的古代漢語筆記本一記就是三本厚厚的筆記,筆記上的字跡也是娟秀工整的。
"當時我和同學們曾經(jīng)打過一個賭,看誰能在與曹老師相遇的時候,搶在曹老師之前先打招呼?上У氖,我們沒有一個人贏過。因為曹老師與學生相遇時,他總是先向?qū)W生微笑問好,誰也沒有比他更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曹先生對學生的尊重,贏得了學生對他更多的敬仰。在曹老師的鼓勵下,查靜在曉莊校刊上陸續(xù)發(fā)表了三篇小說。每一篇都經(jīng)過曹老師的精批精改,那密密匝匝的蠅頭楷書,刻進了查靜的心里:做老師,就應該做曹先生這樣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老師。
樂于鉆研,精益求精,幸福于自我完善的每一天
工作后的查靜熱愛語文教學,醉心于語文教學研究。她嚴苛地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思考、實踐,努力提升教學技藝,樂在其中。她在語文教學中潛心探尋師生同樂的教學方法,力求將語文課教得樸實、充實、扎實的同時,更兼容樂趣、情趣、理趣于一體。
她在課堂上積極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她的語文課閃耀著學生思辨的智慧之光。她曾獲南京市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比賽評比一等獎,江蘇省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賽課特等獎,江蘇省杏壇杯青年教師賽課一等獎。她執(zhí)教的《水》《石頭書》《地球的兩頂"白帽子"》于2014、2018、2019年分別被評為教育部"一師一優(yōu)課"優(yōu)課。
她代表江蘇省以一節(jié)遠程網(wǎng)絡同步學習的《清平樂》實現(xiàn)了優(yōu)質(zhì)資源的遠程互動,讓南京城區(qū)、溧水鄉(xiāng)小的城鄉(xiāng)學生同步在線學習交流,在全國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大賽奪得課例組一等獎。2020年經(jīng)江蘇省教研室推薦,參加全國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優(yōu)質(zhì)課比賽獲得優(yōu)質(zhì)課獎。她讓習作教學與網(wǎng)絡親密接觸,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網(wǎng)絡資源和作文平臺輔助習作教學,開發(fā)的課例獲國家級二等獎。她開設的國家級、省、市、區(qū)級公開課和講座達上百節(jié)次。近年來她撰寫的論文二十多篇發(fā)表在語文核心期刊和省級教學雜志上。
樂于護苗,潤物無聲,幸福于學生成長的每一天
盡管當了20年的班主任,但熟悉她的退休教師和已畢業(yè)的學生們,見了面總會對說:"查老師,這么些年,你一點沒變!"不是時光優(yōu)待她,是查靜對教育事業(yè)的愛、那顆未泯的童心,讓她始終有著帶著自我烙印的獨特氣質(zhì)與神采。
因為貼近兒童,所以她與孩子們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因為了解兒童,所以她將豐富的主題活動貫穿德育、教學,層出不窮的游戲式競賽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心。她堅持育人育心,因材施教。調(diào)皮的學生變成她的"小粉絲";叛逆的學生樂意與她交朋友。她是學校里的"救火隊員",她總能扭轉(zhuǎn)乾坤,帶出一個個"文明班級"。她把師愛奉獻給每一個學生,自掏腰包為學生買書買獎品,用愛的教育收獲了累累碩果,所帶班級多個被評為市區(qū)級優(yōu)秀中隊,多名學生被評為省、市優(yōu)秀少先隊員。她也多次被評為市區(qū)級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中隊輔導員。
2020年的春天延遲開學期間,她作為金陵微課小學語文錄課第一位老師,從大年初五接受任務起,備課、錄課。她的《學習讀心術,寫好心理活動》微課在全南京市播出;她還在秦淮區(qū)E學堂錄制了三節(jié)微課。為配合區(qū)E學堂網(wǎng)課學習,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她為班級學生撰寫"宅家語文學習攻略",多少個深夜,她鉆研教材、琢磨學情,14篇課文加4篇習作共計28個課時的學習攻略總在隔天上午發(fā)送給學生,累計近10萬字。這些成果她都無私地和學校全年級青年教師們共享。
樂于創(chuàng)新,不懈探求,幸福于自我超越的每一天
她深知教育不僅要有愛,還要有智慧。談起如何避免職業(yè)倦。坎殪o認為首先要走出自我舒適區(qū)。她不愿日復一日的自我重復,堅持用創(chuàng)新之火照亮育人之路。
她鼓勵學生以設計強手棋的方式深讀《魯濱遜漂流記》,引導學生制作"小小書"分享閱讀收獲,讓語文學習任務項目化,促進學生語文學習力的提升。她提議并開展了作業(yè)書寫"晉級",讓"書寫達人"等稱號成為學生自我挑戰(zhàn)的目標,作業(yè)書寫質(zhì)量大幅提高。她開展的"親子作文"活動,不僅讓家長與孩子的心貼得更近,也讓家長堅決地成為她的教育同盟。她創(chuàng)立的"紙上微信",讓學生愛上每天寫日記,樂于寫作與分享,這個金點子還被《中國教育報》刊載。她帶領學生們開展甜甜的課外閱讀活動,"我扮書中主人公""閱讀行為藝術展""閱讀挑戰(zhàn)400萬字"……點燃了照亮童年閱讀之旅的燈盞。她與學生在寒暑假進行朗讀、閱讀日記的"馬拉松"打卡,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讀寫的積極性,提高了閱讀與寫作能力,因而她所帶的班級語文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輕負擔、高效益是她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最好的注解。
樂于分享,攜手互助,幸福于共享智慧的每一天
工作中,她毫無保留地將經(jīng)驗與智慧和同事們分享。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組織、指導、引領的作用。她將自己的帶頭作用放大,團結了一群好學上進、樂于鉆研的年輕人,一起開展語文課程改革,一起研究慕課、微課;一起開發(fā)學材,鉆研數(shù)字化信息技術,打造語文智慧課堂,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探尋新路。她們積極開發(fā)多學科融合課例,破除課堂上學科之間的樊籬,探索無邊界課程,讓學生成長踏上快車道。她的徒弟們在專業(yè)上碩果累累,多人獲得省市級賽課一等獎。
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查靜說其實就是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首先要懂兒童。師范生走上工作崗位前,要珍惜見習、實習的機會,走進兒童世界,親近學生。不僅要蹲下身子聽兒童說,也要仰起頭向兒童學習。當然,多讀讀經(jīng)典兒童文學作品,也能提前獲得打開兒童心門的鑰匙。孩子心中的好老師,還應該是興趣廣泛的達人,是熱愛生活的多面手。心中有陽光,才能讓身邊人感受到光和熱。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會讓教師樂觀面對教學中的困難,更會影響自己的學生自信樂觀地成長。"孩子心中的好老師,還要勇于直面自己的錯誤。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師道的尊嚴不靠權威維護,一個能夠承認自己錯誤的老師,恰恰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雖然已經(jīng)成長為全國模范教師,但查靜還是謙虛地說:"我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跡,只是扎根在一線,在教書育人崗位上踏踏實實,有所創(chuàng)新、在指導青年教師、在課程改革作出了一點點成績罷了。很幸運,我得到了這個殊榮,但我跟像張桂梅老師那種感人事跡的模范教師是不能比的。"
作者:今日大學生網(wǎng) 來源:今日大學生網(wǎng)
責編:周云
掃一掃 分享悅讀
校園人物推薦
- 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 "哪些同學最愿意做老師?想把教師作為終身職業(yè)的舉手?"上世紀90年代初,南京曉莊師范一堂文學課上,兩位同學堅定地舉起了右手。
- 校園人物 12-13
- 結果是努力前行的獎勵
- 即便到了廣東,沒有太多人了解遠在江蘇的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南京曉莊學院前身)
- 校園人物 12-13
- 向著陽光歌唱
- 2016年9月10日教師節(jié)當天,楊晴收到一個來自畢業(yè)學生的禮物——一首小詩:"您,看見陽光就微笑,笑意沿著光線,一朵、兩朵、三朵,開
- 校園人物 12-13
- 讓每朵櫻花綻放
-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覺醒時代》,把張健一下子和那個時代拉近了,也將他拉回到了母校曉莊讀書時謝方澤老師的《現(xiàn)當代文學史》課堂上。
- 校園人物 12-12
- 解構新時代背景下的明道文化
- 受陶行知先生"一日四問"思想影響,南京曉莊師范學校(南京曉莊學院的前身)91屆校友、現(xiàn)南京市考棚小學校長袁塞也常常問自己:今天我
- 校園人物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