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平安家庭
作者: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 來源: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
早在多年前,隨著《不要與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的熱播,家庭暴力這個話題逐漸被人們知曉與重視,但仍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忍受著家庭暴力所帶來的肉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十八大以來,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進程不斷推進,人們對于家庭暴力的問題越發(fā)重視,201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使反家庭暴力工作從此走向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康莊大道,人民權益更有保障。
基于8月6日實踐隊員對于“家庭暴力”有關問題的調研,“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隊員于8月7日在農村及社區(qū)開展了以“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平安家庭”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增強轄區(qū)家庭成員的反家暴意識,保障婦女兒童權益。
實踐隊員們通過懸掛橫幅、擺放展板、分發(fā)宣傳材料的方式,向居民宣傳普及《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知識,向居民詳細講解了何謂家庭暴力、如何預防和運用法律的手段制止家庭暴力,并現場解答有關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等方面問題。并附贈小禮品等,激發(fā)了居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積極性,而且在深化法治宣傳教育的同時強化維權服務,營造了尊重和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良好氛圍。不僅如此,實踐隊員還通過鼓勵居民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通過答題以及相關案例的方式,加深居民對于相關法律知識的印象。
反家庭暴力需要進行相關普法,使民眾深刻認識家庭暴力這種行為的不良影響。但是,一味地普法宣講并不能阻止施暴者停下自己的拳頭。相關機關應當積極地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將其劃分為“家事”,以此來削弱其實際危害性,更不能一味地依賴調解等方式,而是應當鼓勵被侵害者舉起法律武器,積極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障自身人身安全。加強相關執(zhí)法人員反家暴法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公眾意識和執(zhí)法人員對反家暴法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培育和鼓勵專業(yè)性社會組織參與反家暴工作,加強專業(yè)服務力量,保障反家暴工作的經費和人力支持。社區(qū)或村委會內設立相關組織,對受害者進行心理疏導,一方面促進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對一些已經收到嚴重傷害,心理健康受到損害的被侵害人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她們早日驅散陰霾,投入正常健康的社會生活中。
家庭暴力是非常復雜的社會問題,從預防家暴到制止家暴再到受害者走出家暴陰霾,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只靠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組織的力量都是很難實現的,需要由多部門共同介入,才能充分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本次普法宣傳活動不僅幫助民眾認清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同時也引起社區(qū)以及村委地注意,為今后更好的開展反家庭暴力工作敲響了警鐘,幫助大家樹立健康、文明的婚姻家庭觀念。增強依法維護權益的能力的同時,也對化解家庭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反面對家庭暴力,維護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權益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周云 發(fā)布日期:2023-08-19 關注:
大學社會實踐推薦
- 開啟法律明燈,照亮人生前程
- 許多年輕的受害者、知情人都迫切期待能獲得一份指南,條理清楚地指導他們遇到危急情況如何自救。為此,受訪的幾位專家表示,事件發(fā)生
- 大學社會實踐 08-19
- 守護成長 做知“性”少年
-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遷,性問題已經不再是一種禁忌話題。相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性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無
- 大學社會實踐 08-19
- 反對家庭暴力,共建平安家庭
- 早在多年前,隨著《不要與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的熱播,家庭暴力這個話題逐漸被人們知曉與重視,但仍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忍受著家庭暴力
- 大學社會實踐 08-19